消毒餐具“不消毒”尷尬了誰
    2010-08-04    作者:張敬偉    來源:西安晚報

    近年來,一些餐館將餐具封上塑料膜自稱消毒餐具提供給消費者。按理説,專業消毒公司清洗加上真空收縮膜包裝,這些餐具應提升用餐衞生指數,但記者在河南、雲南調查發現,在一些餐具消毒企業,污水橫流、蒼蠅亂飛,臟水循環使用,用抹布擦擦就封口,所謂的消毒餐具並不乾淨。(8月2日《西安晚報》)

    去餐館就餐,很多人習慣選擇消毒餐具。表面上看,消毒餐具確實很乾淨,但是記者的實地調查戳穿了消毒餐具的西洋鏡。原來,消毒餐具只是“金玉其外”,這讓公眾很受傷。
    尷尬的是,被所謂消毒餐具忽悠的消費者,卻在騙局戳穿之後無法有效維權,只能發出道德譴責。更尷尬的是,即使是消毒餐具的醜聞東窗事發,餐館們可能會依然如故,利用金玉其外的消毒餐具“釣魚”。
不起眼的消毒餐具,事實上折射着大大的社會問題。既關乎社會文化心理習慣,又牽涉道德、監管和法治等層面。
    消毒餐具之所以堂而皇之擺上餐館餐桌,是因為無論餐館還是消費者皆認為免費餐具存在衞生問題。如此共識本身就不正常,因為餐館有保障餐具和食品衞生安全的責任和義務。餐館將餐具分爾等之,以明碼標價的方式隱喻衞生質量,本身就是對消費者健康權的侵害。何況,餐館還打破了和消費者平等的契約關係,附加了有利於自己的條款。遺憾的是,沒有消費者對此發出質疑,而是採取花錢贖買的方式以求得本應免費得到的權利。
    不過,如果消毒餐具有一套統一的制度化的流程和機制,消毒餐具的衞生同樣能夠保障。遺憾的是,目前我國只有消毒用品的行業標準,沒有消毒餐具的行業標準。沒有標準,就增加了消毒餐具的衞生風險。不僅如此,消毒餐具的監管也存在着一些問題。
    沒有嚴格的消毒餐具的行業標準,企業自然會盡可能地降低消毒成本,就像新聞報道所説的那樣,“臟水循環使用,用抹布擦擦就封口”;沒有嚴格的監管,金玉其外的消毒餐具可能會氾濫於餐館。
   可見,要破解“消毒餐具”的“不消毒”,強化監管、制定行業標準相當重要。但是,筆者更期望消毒餐具從餐館裏消失。因為餐館裏的所有餐具都應該是經過嚴格消毒的,而且,餐館提供的餐具應該是免費的。當然,消費者也要涵養理性的消費習慣和文化心理,樹立維權意識。

  相關稿件
長春消毒餐具一半出自黑作坊 2009-06-01
哈爾濱消毒餐具收費遭質疑 2008-03-17
消毒餐具商機初現 2007-09-19
消毒餐具付費引爭議 2007-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