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中:貨幣政策要防止通脹預期向現實轉換
2010-07-07   作者:作者:苗燕  來源:上海證券報
 

    央行營管部主任楊國中日前在《中國金融》撰文指出,後危機時期我國貨幣政策仍然需要將重點置於鞏固經濟復蘇基礎上,同時適時回收流動性,防止通脹預期向現實通貨膨脹轉換。 
    楊國中指出,後危機時期,世界經濟復蘇基礎仍然脆弱,國內經濟結構失調問題依然嚴峻,經濟金融形勢的不確定性要求我國貨幣政策需要兼顧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的關係,以中長期政策促進結構調整,並從結構調整的角度安排短期政策,避免以短期經濟增長對衝長期結構調整。 
    他認為,在後危機時期,應堅持宏觀調控基調不變,根據形勢變化實現刺激政策的有序退出。楊國中在文中寫道:當前,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還不具備調整的經濟基礎,但應逐步培養刺激政策有序退出的預期。鋻於貨幣政策調整的靈活性,政策退出應遵循“先貨幣政策,後財政政策”的路徑,在貨幣政策退出過程中應配合以積極的財政政策。同時在具體措施&&之前,宜通過輿論宣傳引導社會預期,強化預期引導的信號作用,促使經濟主體形成與貨幣調控需要相一致的預期和行為方式。 
    楊國中認為,當前流動性過剩仍是貨幣政策操作面臨的主要問題,行政性貸款規模限制不是解決流動性問題的根本辦法,而應以市場化調控手段來解決,應綜合運用存款準備金政策、公開市場操作等貨幣政策工具,適時啟動利率政策,科學調節市場體系流動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他認為,可考慮以可回收、可測量、可監控為原則主動創新資産負債表的操作工具,擴大流動性回收途徑,使創新工具的信號效應和示範效應更好地服務於宏觀經濟調控。 
    他同時指出,要切實提高信貸支持經濟增長的質量和可持續性。長期貨幣政策應增大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從而降低經濟增長對出口的依賴性。他認為,貨幣政策應關注國際協調,但主要考慮國內因素。

【字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吳曉靈:央行貨幣政策並未偏緊 2010-07-07
吳曉靈:正確理解央行貨幣政策工具創新 2010-07-07
謝國忠:寬鬆的貨幣政策將導致通貨膨脹 2010-07-05
周小川:貨幣政策基調不變 支持金融中心建設 2010-07-01
易綱:中國貨幣政策可以做到松緊有度 2010-06-28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央行盯的或許不是CPI[思想頻道]地産已成投資業“鴉片”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