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持續釋放流動性並非政策轉向
2010-06-25   作者:劉振冬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自上半年在銀行間市場回籠逾萬億資金後,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開始轉變方向,已經連續5周採取凈投放操作,累計凈投放資金高達7160億元。但是,這一操作主要是為緩解近期市場流動性的持續抽緊以及支持農行IPO申購的資金需要,並非意味着政策轉向。
  尤其是最近一週,央行維穩的意圖明顯。在本週二地量發行50億元1年期央票後,24日繼續保持了50億元的低發行量。由於本週到期釋放資金量達到2110億元,本週的凈投放資金將達到2010億元,創下了春節以來的新高。
  在短期看來,為了緩解流動性緊張、支持農行IPO,近期央行有望在公開市場繼續維持正投放操作。但這一現象是否有特殊的政策意義呢?在7月中旬以後,央行是否還會保持這一凈投放態勢呢?要解釋這一問題首先就要觀察流動性變化趨勢。
  市場一致的觀點是,目前的資金緊張局面是貨幣緊縮政策與銀行融資雙劍合璧的結果,貨幣緊縮政策的邊際作用已經顯現,商業銀行近期不斷着力於提高資金的留存量。同時,前期外匯佔款增長的放緩也是流動性壓力增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目前的一大變化是,人民幣重啟匯改進程。雖然我們不斷重申要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但市場對人民幣中長期仍有較大升值預期,熱錢很可能重新流入。屆時,央行將不得不重新面對外部流動性壓力,銀行間市場的資金面也有望重新步入較為寬鬆的局面。
  現在看來,7月中旬流動性壓力緩解後,央行將恢復凈回籠操作。畢竟,現在流動性緊縮主要由農行IPO、為債市泡沫化和外匯佔款減少等短期因素主導。從中長期來看,一旦這些因素消失,爆發性的資金需求必然下降,央行還會重新通過公開市場回收流動性。
  同時,在觀察宏觀經濟的大格局,當前也不存在政策緊縮方向轉變的基礎。雖然大家都在擔憂歐債危機是否會導致經濟二次探底,但只要歐債危機中沒有大型金融機構和企業的倒閉,本次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就不會像2008年那樣劇烈。目前各國政府的積極態度讓類似危機爆發的可能性變得極低,可以判斷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難以逆轉全球需求復蘇的趨勢,也就難以使中國宏觀調控迅速轉為放鬆。
  目前,貨幣政策觀望的原因並非經濟增速的下降,而在於外需的不確定。一些機構預期,歐洲衝擊使得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很低,但可能降低外需長期增長水平。2011年中國外需恢復速度較低可能迫使中國進一步推進結構性調整。分配結構的調整也將提升邊際消費傾向,同時,強調內需的結構性調整的過程中常常伴隨着資産泡沫和通脹水平提高。故而,預計中國貨幣政策觀望後,可能維持較長時間,不會立即放鬆。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央行將發行“世界遺産——武當山古建築群”金銀幣 2010-06-25
冰島央行將基準利率下調至8% 2010-06-25
央行持續釋放流動性並非政策轉向 2010-06-25
央行將&&細則強化預付卡管理 2010-06-24
本週央行將再度大規模凈投放資金 2010-06-22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