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進:房地産稅很犀利
2010-06-07   作者:陳思進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據5月31日中國政府網的消息,國務院同意發展改革委《關於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意見》中明確提出,逐步推進房産稅改革。這令房産稅開徵的預期再度升溫。網上紛紛傳言,上海樓市調控細則近期有望公布,萬眾矚目的房産稅條款很可能包含其中。這次,政府好像鐵了心要調控房價,頗有房價不下,政策不斷的意思。
  一石激起千層浪。徵收房産稅引來了各種爭議,有人甚至質疑房産稅是打擊為富不仁者,還是打擊普通老百姓,亦或是掠奪財富?
  但不管怎麼説,如真想調控房價,有兩把利劍最為有效:一是加息。升息的結果就是收緊信貸,斬斷了“血液”的供給。
  另一把利劍就是開徵Propertytax(更確切的翻譯應為“財産稅”,房地産稅屬於其中一類)。這在西方實行了多年。在北美,房地産稅分不同地段好壞,每年將房價1%到3%的稅金繳給政府。很顯然,房地産稅的“奧秘”就在於隨着房價的上升,稅額也跟着上升,一直升到房主付不起為止。
  付不起怎麼辦?無非兩種選擇,房主最後要麼賣掉房子搬離喜愛的區域;要麼將賣不掉的房産乖乖地、無償地奉送政府。這把利劍真可謂劫富濟貧的奇招。不過,在房地産泡沫瀰漫之時,中産階級也會深受其害。
  我一個好朋友,為了孩子能在好學區受教育,夫婦倆十二年前在紐約上州,買下一幢50萬美元的房子,與克林頓總統退休隱居的房子同在一個區,可以算是克林頓夫婦的鄰居,可見地段之好。前幾年房價猛漲,他們的房子市價一度高達100萬美元。有一次聚會相見,我恭賀他們成為“百萬富翁”了!沒想到他們苦笑道:“有什麼好祝賀的。這幾年Prop-erty tax隨着房價年年漲,本來一萬五千美元的稅,現在房價一百萬,我們現在要交三萬美元了。再這樣下去,我們明年可能就住不起啦!”
  他們話音未落,“幸好”房價開始下跌,目前他們的房子已回落到六七十萬美元,這才松了口氣……可對於富人來説,房産稅這把利劍更為犀利。
  眾所周知,紐約曼哈頓是全球最富有、最具活力的地方;可是有些人大約不了解,在曼哈頓有高達90%以上的居民都是租房而住。曼哈頓房價之高令人震撼,一套百萬美元以上的普通公寓稀鬆平常。我曾在曼哈頓生活多年,一直租公寓居住。最後那幾年每年租金約3萬美元。國內好些親友大惑不解,時常問我為何不買房,每年3萬租金不是“白扔了”嗎?當我告訴他們,在曼哈頓就是百萬年薪的華爾街銀行家,也都租房而住,親友們頭一個反應以為我在“忽悠”他們。
  但事實就是如此。曼哈頓的地産稅高達3%,假如我買下所租住的公寓,至少100萬美元,每年的地産稅就要付三萬,再加上幾千美元的管理費、水電費,根本“得不償失”。這就是為何90%以上的曼哈頓人甚至一輩子都租房而住的原因。當年,宋美齡女士居住在中央公園邊上的那套Penthouse,價值七八千萬美元,每年地産稅要交200多萬美元,就是白送給你也住不起。
  能在曼哈頓買房的,都是錢多得發黴的主,而政府從富人的房産上徵稅,等於在貼補普通工薪階層,因為政府規定每年房租上漲幅度不得超過3%,以期將房租控制在普通百姓可以承受的價格範圍內。
  由此可見,房地産稅收這把利劍涉及社會、經濟和普通百姓的利益,運用是否得當至關重要,應該慎之又慎。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房産稅難堪“均貧富”重任 2010-06-03
四地傳徵房産稅 上海或先吃“螃蟹” 2010-06-03
徵收房産稅幾個先決條件不可或缺 2010-06-02
[關注]抑制高房價房産稅殺傷力到底有多大 2010-06-02
目前的房産稅版本不會嚴重衝擊房價 2010-06-01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於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結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