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資料照片) |
據美國媒體23日報道,法國總統薩科齊打算在3月底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時譴責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荷蘭看守政府經濟大臣瑪麗亞 范德赫芬也於當日批評美國給全球降低和消除貿易壁壘的努力帶來許多麻煩,阻礙了全球自由貿易。 而從最近世界主要經濟體與美國的貿易糾紛來看,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美貿易保護主義説“不”。一些國家不僅反對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並且還採取了相應的反擊措施。 美國在貿易問題上採取了雙重標準:一方面,美國要求別國為其出口開放市場,另一方面,動輒通過條款實行貿易保護。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中美兩國經濟融合得很深,中國也有應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利器。
美國只取不予招致不滿
美聯社23日報道,范德赫芬批評美國對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的不作為。歐盟貿易委員卡雷爾 德古特18日在接受比利時媒體採訪時也批評説:“有一點非常清楚,美國眼下並不打算推動談判。”對於美國阻礙談判進程的做法,他進一步尖銳地指出,“談判中只想進取不願讓步的想法是錯誤的”,此外他還質疑美國想要使出口翻番卻又不推進自由貿易的做法。 圍繞波音公司和歐洲飛機製造商在價值高達400億美元的空中加油機競標問題上,歐美發生了爭吵。英法德三國領導人譴責美國國防部偏袒美國波音公司,導致歐洲航空防務和航天公司(EADS)和美國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在3月初放棄競標,對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不滿。 據美國之音23日報道,薩科齊定於3月底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的計劃可能會因歐洲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聲討而蒙上陰影。薩科齊譴責説,“美國這樣對待歐洲盟友的做法是不當的,作為世界大國的美國這樣行事是不恰當的。”他&&説將在3月底與奧巴馬的會晤中討論這一問題。英國首相布朗也支持法國的表態,對美國的做法&&失望。另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3月21日報道稱,英國商務大臣曼德爾森警告美國奧巴馬政府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的“危險信號”日趨明顯,歐美之間存在貿易爭吵的風險。 在亞洲,除了中國之外,印度近日也表達了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批評。美國和印度政府17日簽署一項旨在促進貿易和投資合作的框架協議,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阿南德 夏爾馬指出,“對於美國對印度出口方面的控制,我們有擔憂。我們很清楚,任何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或行動將適得其反。”
失信必將遭到反貿易保護
范德赫芬認為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持這種立場是不明智的。“美國是自由貿易和自由市場的國家,不能只取不予,美國人可以在本國製造(自由貿易)藩籬,但是到時候,其他國家也會這樣做。” 事實上,美國和巴西的貿易戰於3月初開打。巴西政府15日公布了針對美國的21種知識産權類報復清單,主要包括藥品、農藥、書籍和電影等。並且早在8日,巴西宣布了一份對美制裁商品清單,涉及102種商品。需要指出的是,由於不滿美國對本國棉農提供補貼而導致巴西棉花無法進入美國市場,巴西從2002年起在世貿組織向美國提出訴訟,最終世貿組織判巴西勝訴,並授權巴西對美國實施總額達8.3億美元的貿易制裁。 宋泓分析説:“美國作為金融危機發源地,國內經濟受到影響的最大,同時又要發揮全球領導者的角色,這就産生了矛盾,在國會議員的壓力下,美國政府只能以本國利益為重,損人利己,失信於整個世界。” 他指出,其他國家也會採取一些有理有節的貿易反擊措施,還可以通過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等多邊機制給美國施加壓力。如果美國在貿易,特別是中美貿易上,一意孤行採取單邊主義做法,可能會導致全球貿易失控的局面。
中國握有反美貿易保護利器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早在3月初就指出,中國已成為發易保護主義最大的受害者。中國進入2010年來不斷受到美國對華出口産品貿易指控。 中國如何應對美國對華日益加重的貿易保護?宋泓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中美兩國經濟已經融合得很深,中國也有應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利器。” 他分析指出,從貿易角度來説,中國可以限制農産品、飛機等美國産品的進口。中國也可以減持美國國債。“中美貿易戰若開打,也會妨礙全球經濟和貿易的復蘇,這對美國的經濟將會損害更大。”他説。 “從非經濟方面,比如伊朗問題、朝核問題上,美國需要中國的支持,因此,中國手裏也握了很多可打的牌。”宋泓進一步指出。 另外,推動自由貿易區的發展也是中國的可選項。據美國《華爾街日報》3月21日報道,亞洲以自由貿易對抗西方保護主義。對西方保護主義升溫的擔憂,正在燃起亞洲推動區域內貿易的新熱情。新加坡資深外交家、政策顧問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在全球貿易多哈回合談判無限期停止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應對發達國家政治家懼怕自由貿易的新常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