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兩會進行時,有政協委員提議中國的房價不能打壓。 事實上,現在中國房地産其實只靠一個信念支撐,那就是各級政府“不會也不敢”強行把房價壓下去。 畢竟,這是一個佔GDP6.6%,佔投資規模的1/4強,上下關聯近60個行業的房地産,這就是當下中國經濟的縮影。簡單講,就是想辦法把銀行的錢卷出來,卷到地産市場,然後再卷到地方政府,最後變成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地方房地産市場的存在,就是為地方政府融資的。地方政府拿了這些錢,又平整出更多的農地,再到銀行圈出更多的錢。 在這個游戲規則中,銀行、地方政府、開發商、投機客賺得盆滿缽滿,最後把高房價的難題全留給了中央政府。 不知道如何破這個“局”。 只要當前房價一跌,房屋銷售量就會快速縮下來,那些建立在未來十年房價增長的地方政府的平台貸款就會變身成銀行系統的幽靈。中國的家庭只可能會再次被迫通過緩慢的工資增長和低儲蓄利率的形式為這些投資買單。 當下的中國從來不缺悖論,經濟學家説,如果中國的內需做實了,財富的增長就能填平這些泡沫,用發展的眼光看,中國的高房價不是個問題;可是價格不跌、經濟成本高企,中國的內需根本就無法做實。 房地産不能掉,經濟也不敢減速,但消費還得起來,經濟還得轉型,我們在“一個也不能少、一個也不能放棄”的相互矛盾的目標中消磨着時間。 當下要穩住房價,對於政府來講可能並不是什麼難事,無非是下跌時,再次控制土地供給,放鬆貨幣的供給。只要中央政府的財政還相對寬裕,中國資産泡沫還能繼續下去。 可是,一旦美國工業再造的戰略布局完成,美國作為全球領導型經濟一旦重新恢復其“重構、創新和再投資”的活力,中國的泡沫就到了頭,政府即便想穩也穩不住了,因為世界已經變得越來越“平”。 我希望中國的資産泡沫不是由美國人來擠破的。
(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