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規定不是民營快遞生死線
    2009-09-25    作者:魏英傑    來源:晶報

  這兩天,國內民營快遞公司可能大大松了口氣。有消息稱,郵政專營條例或將暫緩&&,不會和新《郵政法》於10月1日同步實施。這意味着,讓民營快遞慌了陣腳的郵件重量限制性規定是否實施還存在變數,甚至不排除作出調整的可能性。
  “同城快遞50克以下、異地快遞100克以下由郵政專營”,這一條款見諸《關於郵政企業專營業務範圍的規定》(草案)。一旦付諸實施,無疑會令民營快遞喪失大量的信件快遞業務。因此,草案公布後,該規定被視作民營快遞行業的生死線而遭到強烈反對。而隨着新《郵政法》實施的日子越來越近,輿論更加關注相關動向,且對民營快遞持支持和同情態度。
  人們之所以站在民營快遞這邊,除了對各種形式的壟斷行為抱有惡感,還基於郵政企業服務質量並不讓人滿意的現實。特別是,郵政企業一邊拿着各級政府的財政補貼,另一邊還要劃定“勢力範圍”,這種旱澇保收的競爭方式怎麼可能讓人心服口服?
  但是,這能證明民營快遞企業的服務就一定比郵政企業更好,更讓人滿意嗎?當然也不見得。這些年來,民營快遞行業一直是消費者投訴的熱點。隨便在網上一搜,就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聲討民營快遞的帖子。這些投訴包括快遞熱線野蠻服務,收貨送貨不及時,以及丟失貨品、調包和理賠條款不合理等諸多問題。我和民營快遞打交道的過程中,也多次碰上這樣那樣的問題。總的來説,民營快遞從業人員素質不高、服務質量欠佳以及操作不規範等問題,是一個普遍的行業現象。
  這也就是説,大家反對郵件重量限制性規定是一回事,對民營快遞是否滿意又是一回事,不可混為一談。民營快遞企業更不能因為這次贏得了輿論的同情,就自認為掌握了什麼主動權,以為“正義”盡在自己這邊。郵政企業固然問題多多,民營快遞距離規範化、高效率的優質服務也還差着一大截。對這一點有清醒認識的話,民營快遞就該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加強自身企業建設,提升服務水平,以圖與郵政企業形成有力競爭的格局。
  事實上,所謂的郵件重量規定並非民營快遞的生死線。試想,善於在夾縫中求生存,豈不是任何企業所應具備的基本功?從這角度看,民營快遞真正的對手不是郵政企業或限制性規定,而是民營快遞企業自身。在不利市場競爭格局中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支持,才是民營快遞謀發展的立身之本。也只有這樣,民營快遞才可能借助市場力量,倒逼制度進一步放寬鬆綁,從而尋求獲得同等待遇。
  專營條款只不過是暫緩&&,着眼於行業總體形勢,郵政企業必將享受更多保護和優惠——或者説,設定郵政企業的專營業務範圍,這是目前不太可能改變的政策方向。當民營快遞還在為一時躲過“劫難”而歡呼,新一輪的衝擊可能很快就會來臨。如果民營快遞不能夠把握時機,盡快完成自我革新,最終它未必會死於限制性政策,卻很有可能倒在自己的錯誤和失敗面前。
  念及於此,那些因郵件重量規定暫緩&&而松一口氣的民營快遞公司,還能笑得出來嗎?

(作者為時事評論員)

  相關稿件
中歐郵政改革和快遞服務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2009-02-16
“小丑”快遞扎根瀋陽 好創意不怕“撞衫” 2009-02-16
中歐郵政改革和快遞服務研討會在京召開 2009-02-16
2009年我國將建立快遞市場准入及退出機制 2009-01-13
郵政法修訂 嚴格快遞市場准入 200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