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電煤價格必須進行“兩個整合”
    2008-06-27    譚浩俊    來源:中國網

    雖然上周四國家發改委對電煤出礦價進行了臨時性價格干預,但是,中轉地秦皇島等地的煤炭市場價格還是創出了連續七周新高,廣州港煤價更是接近國際煤價。(6月26日《中國經濟網》)

    在煤炭企業和發電企業四處開花的情況下,指望通過行政手段達到控制電煤價格的目的,很有可能是一廂情願的事。即使措施再有力、手段再嚴厲,其調控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筆者認為,要想對電煤價格實施宏觀調控,進行價格干預,防止因電煤價格無節制的上漲引起惡性通貨膨脹,必須進行“兩個整合”。
    首先,整合煤炭開採資源。近年來,由於安全事故頻繁發生,人員傷亡現象十分嚴重,國家對煤炭開採企業進行了全面整頓,關閉了部分不具備開採條件、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小煤礦、小開採企業。應該説,從提高煤炭企業的安全生産水平、減少人員傷亡事故的發生方面,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實事求是地講,僅僅依靠整頓關閉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的小開採企業,並不是長久之計,隨着煤炭市場價格的不斷攀升,以及供求關係的緊張,一些被勒令關閉的企業,在沒有有效整治、安全隱患沒有得到充分排除的情況下,又紛紛恢復生産,煤礦安全生産工作又將面臨嚴峻的考驗。更重要的,由於煤炭開採企業過於分散,特別是存在大量個體開採的情況下,國家將對煤炭價格失去干預能力,沒有任何干預手段。目前,電煤價格無節制地上漲,正是這種遭遇、這種尷尬的體現。而事實,煤炭作為一種難以再生的資源,在資源日趨減少的情況下,國家應當對其開採、使用實施統一管理、統一規劃,而不是放任自流。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煤炭開採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一方面,對所有不具備開採條件的企業堅決關閉,以防止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另一方面,由政府牽頭,按照市場運作方式,將大量分散的煤炭開採企業以股份制的方式,組成煤炭集團,實行統一開採、統一管理、統一銷售,否則,就由國家強制沒收。只有這樣,國家才可能對煤炭供應和煤炭價格實施宏觀調控。
    第二,整合發電資源。電煤價格上漲,一個重要的原因,與近年來發電企業增長過快不無關係。由於前些年出現了電力供應緊張的問題,各地都在把建設發電企業作為一塊“肥肉”,都在紛紛建造新的發電企業。有條件的地方在投資建造發電企業,沒有條件的地方也在建造發電企業。在煤炭供應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發電企業的大量增加,必然造成電煤供應的緊張,漲價也就成了必然。實事求是地講,目前還剛剛開始,如果等到各地新投資的發電企業全部投産,電煤供應緊張的矛盾將更加突出,電煤價格會進一步上漲,而發電企業的虧損也將進一步加劇。所以,為了避免這一現象的出現,防止電煤供應狀況的進一步惡化,有必要防患於未然,從現在開始,就對發電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一是停止審批新的煤炭發電項目,對未批先建的發電項目,堅決停止建設,並以幹部考核責任制的方式下達給各級政府和部門;二是對一些小火力發電企業、污染嚴重的發電企業、效益較差的發電企業實施關閉;三是對發電企業進行重組、兼併,組建發電企業集團,加強發電企業的管理,降低運行成本,防止惡性競爭。
    當然,對煤炭和發電資源進行整合,並不是走回頭路,也不是實行計劃經濟,而是為了更好地利用社會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防止惡性競爭現象的發生。同時,也是為了增強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應對可能出現的惡性通貨膨脹。

  相關稿件
當電煤供應短缺碰到行政之手 2008-06-25
四項建議解決電煤短缺 2008-06-25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就電價調整和電煤價格臨時干預措施答記者問 2008-06-20
全力緩解電煤緊張 “煤老大”山西增産挖潛 2008-06-18
解決電煤矛盾須限制高耗能産業發展 2008-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