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樓市形勢正變得越來越糟。在從緊的貨幣政策下,雖然主流開發商們眼下還沒有走到寅吃卯糧的地步,但我們已經目睹了這樣的景象:一年之前還倨傲無禮的開發商們,現在非常願意掏錢換取報紙的廣告版面,借此告訴人們,如果現在從他們那兒購買房子,那麼投桃報李,會給予相當豐厚的回報,比如獲贈價值超過10萬的轎車。 出現在北京的這則報紙廣告,真實地折射出開發商們的焦慮之心和險惡處境:如果在短期之內無法挽回人心,要麼坐待衰敗,要麼同業賤賣,這似乎是目前可以看到的唯一兩條可行之路。 重要的不是那些從來就無力支付的早就絕望了的未入市群體,而是大多數曾經試圖舉債購買的人們,他們現在終於逐漸停止了因為不明緣由的驚嚇而導致的瘋狂、衝動的步伐,變得猶疑起來。這些曾經備受驚嚇的羊群們,如今開始安靜下來。 除此之外,在投資者和炒買者中間懷疑情緒開始滋長。風水轉得真快,當前這樣一個時刻,持有房産已不再一件幸福和榮耀的事情,多數人對此産生了困惑。持有房産簡直就像手握炸彈,引線卻不由自己掌握。問題就是這樣,持有得越多、越久,在這種不確定的環境裏就越是危險。誰也無從預料何時會被哪一種外力引爆。整體市場的趨於冷寂,實在就是一個明顯而危險的信號,顯示那些持有房産的專業炒家和投資人士正身處險境,誰持有越多房産,誰將面臨相應的不幸。 投資者和炒買者的信心流失,將對市場産生致命性的重創。這些市場的強硬支撐力量正被瓦解。他們會採取一些孤注一擲的行動。五月已過,往常年份同期的火紅市場景象不復再現,預計這些絕望的人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將會加緊拋售。因為誰都想盡快脫離險境,遠離不確定風險。 炒買資本的這最後一波瘋狂將把市場拖入深淵。從前這些人是瘋狂地吃進,未來將是瘋狂地拋出。市場因瘋狂而興盛,也將因瘋狂而沒落,何其的宿命?這充分説明市場經濟的某種內在的因果邏輯,施之以瘋狂,必將遭到瘋狂的回報。炒房者的拋售,將迫令開發商走上傾銷自保的路途。 目前還看不到局勢的好轉,或者應該説壞的預兆才剛剛開始,誰也説不清會如何惡化下去。這不僅僅取決於從緊的貨幣政策,也與外部的客觀事件有着緊密關聯。現時來看,四川大地震就是一個與之有緊密關聯的外部事件。它至少會在一個時期內對人們那種傳統的居家置業觀念造成顛覆。有數據證明,中國西部的房産市場已經出現了動搖,因為這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已經改變了相當一部分人的置業觀。心有餘悸的人們還沒有從地震的極大恐懼中擺脫出來,價值觀系統可能已被摧毀,正在小心翼翼地反省自己是否應該繼續走從前那條也許是錯誤的老路——畢生的辛苦,換回來的可能只是一堆毫無利用價值的廢墟。開發商的生意焉能不慘澹! 房地局不得不出面為購房人做心理疏導工作,從北京等地邀請建築專家去為購房人講解地震對於建築的危害,告訴他們這並不全是致命的,地震並不可怕。這是迄今為止我看到的最富戲劇性的一幕,也是房地局最為恪守職責的表現。只是房地局業者內心也顯得過於緊張,卻沒有人為房地局業者做心理扶助。所以,在我看來,要這些忐忑不安的人去為另一群同樣心神不定的人去做心理疏導,想來很難有什麼令人滿意的效果,倘能不給本就搖搖欲墜的市場再蒙上又一層陰影,就得燒高香了。 隨之同步的,房地産開發投資者也要開始考慮進退問題了。至少從目前來看,在地震多發地帶,他們是缺乏發展根基的。他們的損失未必會比普通購房人少。現在有兩條路需要他們做出選擇,要麼離開,要麼繼續待下去。如果只是想撈上一把然後打包走人,那麼他們完全可以選擇前者,因為此前多年間他們賺了足夠多的銀子,至為重要的是今後不用再呆在一個地方繼續倒楣。精明的投資人都可能這樣做。 那麼,那些海外熱錢呢?他們是否會伺機來抄底,進而一頭往房地産市場裏扎入?不,我相信這些熱錢在地震發生之後恐怕跑得比兔子還快。至少他們會立刻收縮戰線,從中國西部的大片地域裏面抽身撤出。估計他們可能還會進一步調整投資結構,削減在中國樓市裏的資金注入量,改而投向其他看上去他們自認比較可靠的領域。 形勢從來比人強,拋售的會繼續拋售,退出的會繼續退出,止步的會繼續止步。如果説,一年之前人們還因為看不清市場前景而搖擺不定,現在應該確信自己該如何選擇。首要的一點,是不應該再一門心思鑽入鉅額利潤的縫隙裏面,而是應該最低限度地保證資金安全。這是一個總的戰略思想,它正在成為一隻無形之手,牽制着方方面面的利益主體,成為各自做出權衡取捨的依據。當這些人逐一收手退場時,樓市又將會是一幅怎樣的場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