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後是否構成偷稅罪
法律專家詳解個稅事件
2008-04-23   作者:萬靜 辛紅  來源:市場報
 
4月14日11時40分,宗慶後(左)走出杭州地稅局稽查一局
  蔡昌教授:只要稅務收繳入庫,就要按照已繳納稅款對待,不作為其界定偷稅罪的基數。
  施正文教授:從性質上看,立案前補繳稅款屬於事後的悔過行為,並不影響對案件性質的定性,
  還是應當按照此前的未繳或少繳稅款予以確認。
  在宗慶後的個稅案中,很多媒體將稅收違法行為與偷稅和偷稅罪混為一談,有的甚至直接就認定宗慶後構成偷稅罪。對於這些説法,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教授指出,稅收違法行為與偷稅和偷稅罪是不同的法律概念,前者是對偷稅、騙稅、逃稅、欠稅等各種稅收違法行為的總稱,後者則是特指某種稅收違法犯罪行為,其中偷稅是一般違法行為,而偷稅罪則是構成犯罪的嚴重違法行為。因此決不能混為一談。
  施教授認為,我國法律對偷稅和偷稅罪的規定相當嚴謹,宗慶後是否構成偷稅或者偷稅罪要看是否滿足《稅收徵管法》和《刑法》規定的要件。即宗慶後作為納稅人是否有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或者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等行為。只有宗慶後實施了上述4種違法犯罪行為之一,導致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才能認定是偷稅。從目前提供和掌握的材料看,宗慶後不大可能實施前3種行為,如果構成偷稅,只有可能是實施了虛假納稅申報行為,但這尚待辦案機關調查取證後證實。如果不構成偷稅,有可能構成《稅收徵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行為,但對這種稅收違法行為不能追究其刑事責任。只有偷稅才有可能構成犯罪。所以,必須在查清案情的基礎上,依法正確定性宗慶後涉稅行為的性質和種類,絕不能籠統冠之以偷稅。
  對於宗慶後是否構成偷稅罪,中央財經大學財稅法專家蔡昌教授認為,只要稅務收繳入庫,就要按照已繳納稅款對待,不作為其界定偷稅罪的基數。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施正文教授則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從性質上看,立案前補繳稅款屬於事後的悔過行為,並不影響對案件性質的定性,還是應當按照此前的未繳或少繳稅款予以確認。但為了鼓勵事後補救和自首悔過行為,在處罰上應當予以從輕。根據我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和《刑法》第六十七條的規定,宗慶後在立案前補繳稅款,屬於主動減輕和消除違法行為的危害後果,應當予以減輕處罰;如果違法行為輕微,還可以免除處罰。德國、我國台灣地區等稅法上都有關於自首免責的規定。
  各項收入如何徵稅需依法厘清。宗慶後身份可謂多重,收入構成更可謂複雜。據公開披露的報道顯示,宗慶後的收入來源主要為3項,即工資薪籌、利潤獎勵和股權分紅。
  中國政法大學施正文教授認為,對於像宗慶後這樣身份多樣、收入複雜的高收入者,應該對其收入性質和來源進行仔細甄別,正確定性和確定種類後依法適用稅率徵收稅款。
【字號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誌等數字媒體産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表使用。
 
相關新聞:
宗慶後“賣飲料”成今年中國首富 2010-10-13
胡潤發布2010年百富榜 宗慶後800億居首 2010-10-12
宗慶後:建議發放一萬億元消費券 2010-03-04
娃哈哈存款超百億 宗慶後搶灘乳品市場 2009-03-06
宗慶後代表建議政府加大牛奶企業扶持力度 2009-03-06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白熱化
[思想頻道]樊綱:調節供需防範資産泡沫[思想頻道]諾獎“搜索理論”給奧巴馬開藥方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