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産業急需升級
    2007-12-24    作者:苗思    來源:《市場報》2007-12-24 第24版

    花生是我國的重要油料作物,其原料和加工産品的國內外市場潛力巨大。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花生出口國,為增加農民收入,加強國家糧油食品安全,增加農産品的國際競爭力,應大力加強花生産業的發展。

生産業的潛力

    我國花生年産量已經達到了1400萬噸左右,接近大豆的産量水平。近幾年來,大豆、油菜子價格低迷,唯有花生價格一直攀升,從2001年每噸3800元到今年的5600元(大豆價格維持在2600元左右)。農民種植一畝花生所獲得的有效收入達1100元,而種植一畝大豆所獲得的收入僅有300元左右,種花生比種大豆每畝可為農民增收七八百元。
    隨着我國對食用植物油的需求不斷增長,目前的油子和食用油進口數量巨大,進口數量折合食用油約1100萬噸,佔食用油總量的50%。加強花生産業發展,將大大減少油子和食用油的進口,提高國産食用油的自給率。
    花生油中的油酸含量約為54%,僅次於橄欖油。營養界公認,油酸具有降低總膽固醇和有害膽固醇而不降低有益膽固醇的作用,因此,花生油有“中國的橄欖油”之稱。
    花生屬於勞動密集型産品,其生産、收穫和加工過程,均需要投入較多的勞動力,我國具有這方面的優勢。由於我國花生價格和成本與國際市場相比具有很大優勢,能夠應對各種貿易壁壘,保持每年5至7億美元的出口創匯額。

面臨的主要問題

    儘管我國花生産業近年來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目前還存在着一些明顯的制約因素,需要引起重視和解決。
    生産方面:由於花生生産在我國還遠遠沒有形成優勢産業帶,因此,還不能夠按照國內外市場需求的發展,及時採用新品種、新技術和新的生産方法生産出成規模的優質專用産品。
    品種方面:花生的用途可以分為榨油用和食品用,不同的用途需要不同的産品品質。目前我國的專用花生品種混雜,花生品種改良缺乏科技投入支持,從事花生科研的人員、機構和條件都很不足。
    加工方面:花生的加工,近年來有一些發展,形成了一些具有影響力的農産品加工龍頭企業,但是數量仍然很少,基礎還很薄弱。加工的不足,限制了高增值産品的出口貿易。
    食品質量安全方面:生産過程中過量化肥、農藥的使用,影響了花生的品質;加之收穫、運輸、儲藏和加工過程中管理技術方面的問題,導致花生發生霉變現象較為突出。這既嚴重限制了花生産品的出口,也影響了國內的花生市場發展。
    上述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對花生産業的重要意義和重大潛力認識不足,從而缺乏相應的支持和促進措施。

發展花生産業的幾點建議

    重視花生的産業發展。提高對花生産業重要地位、資源優勢和發展潛力的認識,高度重視花生産業的發展。在這方面,應當借鑒美國的經驗。美國的花生産量雖然只有我國的1/10,但對該行業高度重視。在2002年的農業法中,對花生採取了同小麥和玉米等大宗産品同樣的政策,例如,規定了花生的目標價格是每噸495美元,直接補貼為36美元等。我國不一定採取美國那樣的補貼政策,但是至少應在關注“三農”的總框架內把花生産業重視起來。
    加強花生的科研工作。在國家重要農業科研計劃中,要對花生品種改良、收儲加工等制約花生産業發展的關鍵技術攻關列入相應的研究規劃,建立有關研究課題,提供相應的研究經費。鼓勵有關企業(包括民營企業)加強花生技術研究。研究的重點領域包括優質專用品種開發、無公害栽培技術、産後儲藏技術、深加工技術、食品衞生安全技術等。
    促進花生的優勢區域發展。建議將花生生産納入優勢農産品區域布局規劃,確立相應的優勢區域和産業帶,通過合理的區域布局規劃,更好地發揮農業資源的比較優勢。
    加強花生的産業化經營。通過建立花生生産者協會、花生生産基地等方式,克服一家一戶小規模生産的不足,以區域性專業化的發展,形成區域化規模經營,促進優質專用花生的區域性規模化種植。要按照産業化中的有關優惠政策措施,大力扶持花生營銷和加工方面的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促進花生生産的發展,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促進花生加工業的發展。無論是作為榨油,還是食用品,都需要進行相當程度的深加工。加工業的發展情況如何,直接關係到花生産業的發展。因此,應當把花生加工業的發展納入有關的行業發展規劃,給予相應的支持。通過花生加工業的發展,實現花生的增值,做大我國的花生産業,更好地滿足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需求。

  相關稿件
原料短缺導致花生油價格上漲 2007-12-12
新花生開始上市 能否拉低花生油市場價格? 2007-09-21
合肥"脫皮花生"受歐盟眾多國家"寵愛" 2007-04-30
花生油漲價不會引發“地震” 2007-04-11
花生油漲價不會引起整個食用油市場大幅波動 2007-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