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陰柔細膩的小鎮、塞外硬朗陽剛的都城……相信無論是居民還是旅人,雖然感受的對象與方式千差萬別,但對於一個城市的印象總是空前一致,而色彩就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隨着經濟的發展,色彩規劃正在中國的城市中興起。
色彩規劃制衡主觀設計
|

儘管城市主管部門大力推介城市主色調,但對很多市民來説,城市主色調仍是個陌生的詞彙。經濟參考報資料照片 | 所謂“城市色彩規劃”,就是以城市的建築、公共設施、景觀小品等重要組成部分為載體,根據城市的發展理念、歷史人文以及自然環境的視覺需求,加上現代元素,進行可持續的色彩規劃與設計,消除不合理色彩因素,使城市的形象和文化得以保全,並進一步統一和延伸,最終提升城市形象。 隨着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色彩雜亂、趨同與濫用的現象日益嚴重,“千市一面”、“亂哄哄”是人們對於很多城市的看法。
“一方面是城市建築缺乏整體協調,一些單體建築本身不錯,但由於缺少城市界面的管理,這些建築組合到一起之後效果往往並不好;另一方面,城市對色彩缺乏管理,有的地方色彩太豐富,顯得亂糟糟,有些地方又灰濛濛,顯得蕭條冷清。”西蔓色彩文化發展公司設計中心經理王朔告訴記者。 “由於沒有統一的建設色彩規範和監督管理,建設領域的色彩應用比較混亂。”一位規劃部門的工作人員&&,雖然一些大中城市的規劃主管部門曾經對城市的色彩提出過一些要求,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缺少剛性制約,大多“色彩建議”實際上只得屈從於房地産開發商或建築師們的個體思路。 “目前在很多城市正在開展或者即將進行的城市色彩規劃,實際上就是在用科學的手段對主觀設計行為進行制衡。”據王朔介紹,進行城市色彩規劃,一般要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大量調查研究,包括考察城市的歷史、人文、發展、氣候等多重因素,此後經過科學分析建立城市主、輔色系,再通過電腦模擬和室外模擬對顏色進行修正後製作出城市色彩規劃方案,然後徵求國內外專家及城市居民的意見,充分的研究、論證和比較基本能夠保證色彩規劃準確反映城市特點。
發達國家先行一步
從歐洲的德國、法國、意大利到亞洲的日本,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注重城市的建設和色彩規劃,特別是發達國家,色彩規劃已經卓有成效。 早在1961年和1968年,法國巴黎規劃部門就先後對大巴黎區域規劃進行了兩次調整,調整過後,巴黎老城以米黃色為主色調,從凱旋門到盧浮宮,建築色彩大都是紅磚頂或金頂、白色大理石墻、紅銅色或綠色門窗,體現着華貴與浪漫;而工業新城的色彩則以現代感、工業化的白色、藍色、灰色為主,並輔以現代風格的城市雕塑作為點綴。 德國的很多城市則以有色金屬和紅磚為主要建築材料,以藍灰白系列和紅磚色系列為主要城市的規劃色彩,其中工業區以藍灰白系列為主,老城區和鄉鎮地區則以紅磚色和原木色為主。 相比而言,美國的波士頓以承載着歷史的暗紅色為主調;紐約以光怪陸離的霓虹燈色最為突出;華盛頓灰白的花崗岩色與湛藍的天空色則構成了首都明朗的主色譜。
統一顏色並非沒有創意
在我國,目前已有不少城市開始着手在城市規劃中引入色彩規劃。2003年,武漢市色彩規劃方案為城市提供了分區色譜;2004年,南京就城市主色調進行專家討論,並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徵求居民意見,最後將淺綠色定為城市色彩基調;2006年,杭州市將灰色系定為杭州的主色調,並總結出了“城市色彩總譜”,作為今後城市建築用色的指導;同時,重慶也完成了城市色彩規劃,主城區的城市色彩將以淡雅明快的暖灰為主,輔以局部冷灰色調。 儘管如此,但對城市色彩規劃的認識,各界看法並不一致。 資深設計師楊茜就認為,設計師已經考慮到了單體建築融入周邊環境,實在沒必要再加以色調上的限定。 同樣持反對意見的還有房地産開發商。“如果真要統一顏色,對一個城市將是災難性的打擊。”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開發商言辭激烈地&&。 採訪中,記者注意到,儘管城市主管部門大力推介城市主色調,但對很多市民來説,城市主色調仍是個陌生的詞彙。“什麼是主色調?為什麼要定主色調?”接受記者採訪的市民往往第一反應回問記者這個問題。“色彩是文化的一種體現,我讚同對城市色彩進行統一規劃。”在中國銀行工作的年輕人王雯這樣告訴記者,但同時王雯也擔心統一的顏色是否會讓城市失去新鮮感,失去多元化的創意。 “色彩規劃,不是説馬上就會&&一個規劃控制城市色彩,把城市重新刷一遍,主色調也不意味着限制。”中國美術學院色彩研究所設計師余丁宗説:“這是一個複雜,漫長的過程,政府監管協調工作顯得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