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企業上市潮引發IT業掘金熱
    2007-02-07    本報記者:趙江山    來源:經濟參考報

    2月4日,一名客戶在上網填報個人貸款的相關資料。新華社記者 周文傑 攝

    又一家金融企業即將上市。去年開始的中國金融企業上市潮不僅補充了金融企業的資本金,相應帶來的IT投資的迅猛增加也引發了全球的IT企業的掘金熱潮。
    平安保險近日公布A股招股意向書,&&將在本月12日開始網上申購,預計股票上市時間為3月1日。市場預計平安保險的融資額將達450億元。而在2006年,工商銀行、中國人壽和中國銀行在A股上市,單家融資規模均超過百億元,工商銀行甚至創下了融資之最。
    金融企業攬大筆資金入懷的同時,IT廠商也活躍起來,紛紛拿着自己的産品方案敲銀行和保險公司的門。
    來自IT研究機構“計世資訊”的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國內金融業IT總投入達到303億元,同比增長10%,成為近幾年來金融業IT投入增長最快的一年。而分析人士預計,在金融企業融資後家底殷實的背景下,考慮到金融業全面開放帶來的競爭壓力,國內金融業的IT投資在2007年將有超過10%的增長。
    IT企業優利系統公司亞太區金融服務部副總裁邱成官告訴記者,中國金融業的入世過渡期於去年底結束,中資銀行面臨與外資銀行的全面競爭。隨着競爭越來越激烈,銀行客戶愈加成熟,需求也會日益增多,中資銀行必須利用信息技術提升客戶體驗從而留住客戶。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認為,中資銀行若想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增強核心競爭力。在他看來,客戶關係和電子化非常重要。
    實施信息技術解決方案可以説是金融企業應對挑戰的重要舉措之一。郭田勇認為,新型金融産品和先進服務手段的競爭,都以功能完善的網絡化綜合系統為依託。與外資銀行相比,中國新興商業銀行的電子化建設還處於較低水平,出路是盡快實現電子化,建立數據集中、處理統一、向社會開放的銀行業務系統,以集中的快速信息方案、科學決策、嚴格規範的管理爭取最佳的經營效益,增強核心競爭力。
    來自外資銀行的壓力正在迫使中資銀行尋找能幫助其業務創新的IT公司,希望通過銀行外圍系統拓展新的金融增值業務,尋找新的利潤源。
    其實金融行業一直都是IT採購的大戶。但前幾年由於建行、中行、工行等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並籌備海外上市,銀行業以化解壞賬提高資本充足率為指導,導致IT項目擱置或延遲。
    如今,大銀行上市工作相繼完成,各銀行相繼推進從客戶關係管理、商業智能,到數據倉庫、數據挖掘等應用軟體、平台軟體系統方面的建設。IT供應商們於是不失時機地推銷自己的IT産品。優利系統公司和甲骨文公司都面向金融企業推出了自己的金融業解決方案。
    建設有關負責人&&,目前IT投入佔建行年投入的兩到三成。在IT系統建設方面,建行現在有80個項目同時進行,與建行合作的有上百家IT廠商。
    除應對競爭、控製成本、留住客戶外,中國金融企業還將面臨着全球規則和標準化的挑戰。邱成官認為,中國銀行業下一步在IT方面的投資將包括在三個方面,一是刺激企業增長,二是合規經營,三是節約成本以及管理體制的現代化。
    “金融業要清楚地知道自己關注的客戶在哪。”作為IT供應商,邱成官更重視銀行客戶關係管理系統這塊蛋糕。他&&,國內不少銀行剛剛在最近兩年實現了數據集中,這正是加強客戶管理的好時機。中國銀行業在這方面起步晚,但也正好可以從國外同行的失敗中吸取教訓少走彎路。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