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陵水新村鎮商鋪觸網“上新”,疍家海上民宿“借網”走紅
新消費的風吹到了漁港小鎮
這裡是一個傳統的漁港小鎮,這裡也是一個時髦的旅游小鎮。走進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可以看到許多大都市中常見的消費新場景正向這裡延伸:“線上外賣+線下堂食”,“兩條腿”走路讓甜品小吃店打開“新天地”;本地疍家騎手“30分鐘送達”下沉街巷,即時零售在小鎮掀起風潮;疍家漁排海上民宿借助網絡&&成為“網紅民宿”……新村鎮的變化也是海南縣域新消費業態不斷擴容的一個縮影。
老店“觸網”做起新生意
依託附近的南灣猴島和呆呆島景區,以及正在打造中的疍家文化旅游區,近年來新村鎮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游客。如何適配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打造年輕人喜歡的消費新場景?成為新村鎮面對的一道必答題。
“線上貨物一應俱全,‘一站式’購齊需要的商品,不到20分鐘就拿到手了,特別方便。”近日,來自山西的游客楊立娟來到新村鎮游玩。剛到鎮上,她就打開外賣軟體&&,在當地的鵬程購物廣場下單了一批旅游用品。
“一次性壓縮毛巾、洗護小樣、防蚊蟲用品……這些都是店裏的外賣高頻單品。”鵬程購物廣場經理盧大成説,作為鎮上一家開業已10年的中大型商超,鵬程購物廣場去年8月開通了外賣業務。“來的游客多了,旺季訂單更多,多了線上渠道後,有力補充了門店的生意。”
“線上+線下”讓生意更好做了,對此感觸頗深的還有鎮上芝九堂港式甜品店的老闆簡新光。
“您有新的外賣訂單,請及時處理……”午後的芝九堂港式甜品店,外賣&&提示音不斷響起,簡新光和店裏的師傅有條不紊地忙活着出單。
面對競爭激烈的甜品市場,做有本地特色的産品更能走出差異化道路。港式和疍家“雙管齊下”的甜品風味策略,讓這家小店一年四季都生意紅火。“尤其是我們的疍家椰奶清補涼,是疍家師傅來做的,裏面的椰絲和蜜豆讓口感更加豐富,好評很多。”簡新光笑着説。
“上線&&,也是幫助小店快速打開局面的一種方式。”簡新光説,外賣平均月銷量有1000多單,線上訂單佔全部訂單的三成以上,在服務鄰近居民消費的同時,也通過線上&&打開了更廣的市場。“堂食的年輕人更習慣在美團下單團購套餐,然後來店核銷,&&上的評價,也能幫助潛在用戶了解更多。”簡新光説。
&&下沉,讓“上岸”的疍家人迎來了全新機遇。梁姐是當地“70後”疍家人,祖輩父輩都以漁為業,從小就學會疍家口味小吃手藝的她,選擇在鎮上開了一家“疍家清清小吃”。
“十幾年前我在融茂市場擺攤,生意很好,收穫了一批老顧客的支持。”梁姐回憶。後來市場拆遷後,她只能在家門口開店,但位置較偏且店面小成了經營難題。去年11月,在兒子推薦下,“疍家清清小吃”上線美團&&。
“外賣生意很好,年輕人喜歡在線上下單,甚至以前找不到我的老顧客,也靠着外賣&&重新找到了我,顧客回頭率很高。”梁姐現在十分充實,旺季時,小店每天外賣營業額能達到500至600元。
下沉市場釋放消費潛能
向日葵、白玫瑰,幾株滿天星點綴其間……日前,在新村鎮的“花嫁花藝”鮮花店,老闆黃姐接到線上訂單,正按照顧客的要求打包鮮花,半小時後,騎手到店取花配送。
這家約30平方米的鮮花店是新村鎮上唯一一家花店,去年入駐外賣&&後,借助即時配送實現了全城經營。
“本地人對鮮花需求量不大,但在旺季,不少游客過來都喜歡買花配合旅拍,玫瑰、百合都賣得很好。”黃姐説,今年7月,花店線上和線下業務就賺了一萬多元。
即時零售&&的下沉,不僅方便了本地商戶,也改變了騎手的生活。美團外賣新村站點的騎手馮清輝之前是修車工,今年2月應聘為全職騎手。“這份工作讓我的性格變化很大,之前比較內向,現在變得樂於和人溝通。”馮清輝説,“小鎮配送基本20分鐘左右能送達,一個月最多的時候能送900多單。”
為應對縣域旅游市場的新消費趨勢,新村鎮的經營者通過文旅融合打造差異化産品,同時積極打造線上好口碑,以滿足新的場景需求。疍家漁排海上民宿就是其中的代表,許多游客就是奔着海上民宿來的,想沉浸式體驗疍家風情。
“我們的民宿由養殖漁排升級改造而來,集疍家文化體驗、海上度假、餐飲娛樂休閒等功能於一體。”民宿經理馮冰介紹,目前民宿共有24間客房,主要預訂方式是線上&&預訂,“在節假日,客房基本提前半個月就訂完了。”
在民宿預訂&&上,預訂海上民宿還附贈趕海、釣魚、拉地籠、疍家文化講解及玻璃船、槳板等海上活動。“這些活動在外面單玩都要一兩百元,入住民宿能免費體驗,綜合性價比很高。”民宿客人王奇説。
業內專家&&,消費梯次升級正在釋放新潛能,三、四線城市及縣鄉地區消費表現亮眼,服務消費、線上消費、中高端消費也正在下沉。未來,縣鄉市場將成為消費新的增長點。
伴隨“突突突”的馬達聲,又一艘小船穿梭在新村潟湖的水道間,將在網絡上預訂了房間的游客從碼頭接駁到漁排上。身為疍家人的老船長船開得熟練,在他的臉上,看到了風吹來的樣子。(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