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交警手持無人機操作器監控交通不文明行為。 三亞交警供圖
原題:高空“喊話”、違章取證、攝影抓拍……
三亞“空中交警”上崗執勤
“媽媽你看,天上有個小飛機,還會‘説話’呢!”5月27日18時許,7歲的郭一涵通過三亞祥瑞路與新風街交會處的斑馬線時,一架懸停在上空的無人機吸引了他的注意。
輕推搖桿,無人機升降移動,斑馬線周邊2公里的交通情況一覽無余;輕點屏幕,監控區域畫面緩緩放大,違法行為被精準鎖定……在三亞公安交警機動大隊鐵騎隊員吳升哲的操控下,無人機化身“空中交警”,對斑馬線處機動車不禮讓行人的行為進行巡查抓拍。
一架小小的無人機在交警手中,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
“通俗來説,它就是我們民警的‘千里眼’和‘傳聲筒’。”吳升哲介紹,該無人機具備高清攝像、拍照、喊話等功能,“執勤”時可以巡查路況、違章取證、攝影抓拍, 及時糾正交通違法行為,有效提升交警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速度。
一架無人機相當於一名“空中交警”,雖然遠在上空,但“震懾力”十足。
“車牌尾號23的車主,請減速慢行,禮讓行人。”透過操作屏幕,吳升哲發現前方有車輛駛向斑馬線未及時減速,他立即打開語音,通過無人機向違法行為人喊話,提示其安全文明出行。
而此時,一輛非機動車停在馬路中間等待,聽到無人機傳來的聲音後,駕駛人立刻退回到斑馬線上。
“如果有機動車佔用斑馬線妨礙行人正常通行,而路口又沒有警力,我們也會第一時間運用無人機巡邏,輔助地面警務力量,及時找到堵點源頭,通過喊話等排堵疏導。”吳升哲説。
在三亞公安交警機動大隊鐵騎中隊中隊長趙學儒看來,相較於傳統交通管理方式,無人機參與執法時不僅能便於抓拍取證,這種柔性執法方式也能讓廣大市民接受與認可。
“比較新穎,能引起大家的注意。”駕駛員陳冰&&,這種方式能快速制止交通違法行為。
為了守護市民游客的“安全線”,除了“空中交警”,“電子警察”“AI播報”等黑科技也在三亞的街道發揮重要作用。
斑馬線前,交警用大喇叭“AI播報”,用“抖包袱”的方式勸阻行人遵守規則;在重點路段,“電子警察”精準識別視頻畫面中的行人、機動車、人行橫道,發現車輛有不禮讓行人的行為後,立即捕獲並且上傳證據信息。
三亞交警相關負責人&&,三亞將繼續提高科技對交通的支撐力度和執法的精準度,及時、有效地制止交通違法行為,在保障交通有序順暢的同時,提升市民游客的文明交通意識。(記者 李夢楠 通訊員 徐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