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晨海種業有限公司將科研中心建在水産基地-新華網


陵水晨海種業有限公司將科研中心建在水産基地

2024-05-23   09:15:27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原題:陵水晨海種業有限公司將科研中心建在水産基地

  研産結合提高水産種業科技含量

  陽光下,40余口養殖外塘水波蕩漾,被劃分為種魚、繁育、育成、生物餌料等區域,循環水系統持續運作。5月21日,走進位於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的陵水晨海種業有限公司水産南繁苗種項目基地,佔地300畝的園區如同一個生態型花園。

  就在幾天前,這裡進行了海南省種業實驗室科技項目——《金鯧“晨海1號”新品種“海陸接力”養殖模式示範推廣》的現場測試。“海上育種、陸地育苗、再到海上養殖的‘接力’模式,更適合這一新品種的生長特點。”海南晨海水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晨海水産)科研中心主任、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楊揚介紹,3年前,晨海水産自主繁育的金鯧“晨海一號”獲得新品種證書,與普通金鯧魚相比,該新品種不僅生長速度提升30%至40%,而且一年能夠養殖兩季。早卵的優勢使其備受市場青睞,今年已售出6000萬餘尾。

  晨海水産有着完善技術體系和完整産業鏈,一直將科技興漁,打造種源自主可控的水産“中國芯”作為目標。陵水地處北緯18度,水溫適宜、有機質豐富、熱帶海水魚類繁育歷史較長。晨海水産選擇將水産南繁苗種基地落子在此,成立了陵水晨海種業有限公司。

  記者來到該公司水産南繁苗種基地的檢測實驗室時,幾位技術人員正在透過顯微鏡觀測石斑魚魚苗的生長狀況,使用便攜B超機檢查親本魚體卵巢發育情況。

  把科研中心建在水産基地,研産緊密結合,可見水産種業十足的科技含量。

  在藻種室內,綠色液體在管式光生物反應器中不斷流動,培育出的二級藻種液體投喂給活體生物餌料,再供魚苗攝食。“通過不同的微藻組合,我們可以打造魚苗的‘全價奶粉’,為它們提供豐富的營養。”楊揚説,此外,微藻還可以直接投放至養殖環境中進行光合反應生成氧氣,也可以吸收水體中的無機氮和磷,維持養殖環境的動態平衡。

  推開微生物實驗室的門,一排排試劑瓶裏裝着紅色、黃色、紫色的液體。“這些都是水産中常用的多種益生菌,也是生態養殖的‘全能護衛’,功能非常廣泛,對魚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楊揚拿起一瓶紫紅色的液體向記者展示,“這就是紫硫光合複合菌,能夠促進水質凈化。”

  水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是水産育種和水産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基地的綜合實驗室裏,一台基因服務器存儲了11個水産品種的基因圖譜,“通過對基因組信息的解析,可以了解生物的遺傳特性,據此進行基因組選育和分子育種實驗,從而培育出符合育種目標的水産新品種。”楊揚説。

  借助林浩然、包振民、劉少軍等院士團隊和20多所海洋科研機構的力量,晨海水産走在海水魚類保引育繁選推一體化生産與科研的前沿。當前,晨海水産結合市場所需,不斷開展海水魚新品種選育,先後突破52個海水魚類品種人工繁殖技術,石斑魚、金鯧魚、銀錢魚等多個品種佔據市場主導地位,熱帶海水魚魚卵年産量全國市場佔有率約20%,年産商品魚約1萬噸。

  作為晨海水産育種育苗的重要基地,下一步,陵水晨海種業有限公司將集成最新海水魚類苗種繁育先進技術,建成集科研創新、科普教育、保引育繁選推、休閒觀光為一體的現代型基地,力爭成為水産種業振興的“標杆項目”。(記者 王迎春 余佳琪)

【糾錯】 【責任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