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發揮區位優勢,既要“趕早”,也要“提質”
陵水加快特早熟荔枝選育和推廣
近日,海南日報記者走進位於陵水黎族自治縣提蒙鄉的海南陵水魯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荔枝種植園,工人正在對一片特早熟荔枝樹進行整形修剪,部分枝頭尚存一些色澤鮮艷的荔枝果實。
“這種特早熟荔枝品種商品名叫‘牡丹紅’,今年2月底就采收並銷往市場試賣。”海南陵水魯宏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經理周翔介紹,半個多月前,公司精心選育出的300余株特早熟荔枝成熟,並投放至浙江嘉興等地的水果市場試賣,引起了廣泛關注。“牡丹紅”與“三月紅”“科技1號”“早荔1號”等具有很近的親緣關係,可在10月成花,12月坐果,次年2月中下旬開始成熟,早熟性狀十分顯著。
近年來,陵水發揮區位優勢,不斷加強早熟特早熟新品種荔枝的選育及推廣。“陵水的溫光資源充足,荔枝開花時間早,花果發育快,因此果實成熟時間比其他産區更早。”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果樹研究所副所長胡福初&&。
上市越早、價格越高,這已成為荔枝行業從業者的共識。“今年2月底這批‘牡丹紅’,田頭每斤售價在30元至40元。”周翔説。
發揮荔枝早熟區位優勢,既要“趕早”,也要“提質”。“一般的特早熟荔枝,在甜度上相對弱於中晚熟品種荔枝,種核偏大,品質方面需進一步提升。”胡福初説。
如何提升陵水特早熟荔枝的品質?在胡福初看來,“良種+良法”是關鍵。其中,“良法”是提高栽培技術,“良種”則是收集與培育優質的種質資源。
近年來,海南省農業科學院在陵水本號鎮、提蒙鄉、文羅鎮等地設立了荔枝新品種示範點,對選育或引進的特早熟荔枝品種進行適應性與區域性試驗,從中挑選出適合當地的品種進行擴大種植與推廣。
“桂早荔便是選育較為成功的特早熟荔枝品種之一。”據胡福初介紹,桂早荔又叫“桂花香”,剛引進海南時,在口感、色澤、産量等方面表現欠佳,但經過10餘年的探索,如今的桂早荔果肉品質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市場接受度較高。
據了解,桂早荔在海南種植面積已有2萬多畝,主要種植在陵水、樂東等地。
除科研單位有計劃地引進品種進行試驗外,果農在長期種植過程中,自發地、有意識地保存特早熟荔枝品種也尤為重要。
“2015年左右,我們在基地中發現有幾棵荔枝樹提早開花,便有意識地將其種質資源保存下來。經過9年的觀察與試種,才有了如今的‘牡丹紅’。”周翔説,下一步,公司還將對該品種進行進一步觀察與雜交實驗,提升其品質和口感。
“選育優質特早熟品種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至少需要10餘年的時間。”胡福初&&,當前,特早熟荔枝的推廣力度正不斷擴大,産業發展的潛力也將越來越好。(記者余佳琪 王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