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灣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主體完工

2023-05-08 08:09   來源: 海南日報


儋州灣退塘後新種植的紅樹林長勢良好。(儋州市鄉投公司提供)

  原題:儋州灣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主體完工

  環新英灣新增濕地超6000畝

  攤開儋州市域地圖,目光鎖定環新英灣區域,一塊醒目的環形藍色區域依陸向海。這是嵌入整個區域核心地帶的一片海灣——儋州灣濕地,總面積超過6萬畝。

  “這裡正在實施儋州灣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目前主體完工,進入最後收尾階段,今年6月完工。”5月5日下午,對着眼前的地圖,行走在這片海灣畔,儋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營林科負責人邢銳向海南日報記者細細講述這出萬畝生態“綠芯”生長記。

  這出生長記的起點是一個令人煩惱的故事。“這是儋州灣以前的樣子,走在裏面,隨處可見一個個人工挖出來的魚塘蝦塘,大小不一,一個挨着一個,密密麻麻的。”記者在緊鄰海灣的木棠鎮潭龍村,碰到儋州灣濕地護鳥隊隊長陳正平,喜歡攝影的他拍下了許多儋州灣歷史照片。

  今年40多歲的他從小生活在儋州灣畔,一邊翻着一張張過去的照片,一邊向記者回憶儋州灣“靠海吃海”的歷史。他還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附近很多村子的村民陸續搞起養殖,一度是人進濕地退。“隨着時間轉移,無序養殖産生的廢水也影響了儋州灣的水質,就連來過冬的候鳥也減少了。”

  面對儋州灣遇到的“成長煩惱”,儋州市主動出擊,全力破題,2021年4月底成功向國家申報了儋州灣海洋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邢銳介紹,該項目總投資超3億元,項目涉及面積近2萬畝,堅持海陸統籌、區域聯動,加快推進海灣生態保護修復,開始書寫儋州萬畝生態綠芯生長記。

  寫好這出成長記,從哪起筆?項目實施單位儋州市鄉村振興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雲全程參與項目落地,對此熟稔於心:實施團隊在深入實地調查研究基礎上,聚焦問題,靶向施策——退塘,應退盡退,為生態修復騰出足夠空間。

  通過儋州市鄉投公司項目團隊提供的項目計劃表,記者看到,退塘涉及儋州市新州鎮、木棠鎮轄區的5個行政村中的9個村民小組,新地村、攀步村、黃玉村、春坡村、譚龍村……合計退塘面積約6326畝。

  退塘,還林還濕。“瞧,這一片有上百畝,以前可都是養殖塘,現在都種上了紅樹林。”在譚龍村的濕地旁,儋州市鄉投公司項目現場管理人員簡國春蹲下身子,用手輕輕觸摸一株株樹苗,一個個樹種名字脫口而出:“紅海欖、秋茄樹、桐花樹、白骨壤……”連續兩年盯在項目施工現場,了解了各種樹種生長習性,簡國春從“小白”成長為紅樹林種植“達人”。

  不止退塘,更多可喜新變化,出現在儋州灣濕地。項目實施團隊還全面清理了1599畝三葉魚藤和1.9畝互花米草,對這些有害生物斬草除根;通過海岸灘塗棲息地修復工程,陸續恢復了鳥類高潮位棲息地604畝、清退並恢復灘塗棲息地725畝、退塘還灘418畝;清理了15公里長岸線上的各種陳年垃圾,讓儋州灣更加潔凈;部署了儋州灣智能生態監測系統……

  如今的儋州灣,洋溢着更多生機活力,煥發着新氣象。記者路過儋州灣一處紅樹林濕地,河畔密林綠意盎然,成百上千隻鳥兒飛翔在天空,蔚為壯觀。“儋州灣監測到鳥類超過200種,有勺嘴鷸、黑臉琵鷺等國家一級、二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49種,今年越冬水鳥數量超萬隻。”陳正平剛透露的這組最新數據讓人倍感振奮。(記者 曹馬志)

[責任編輯: 王雯君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9596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