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儋州那大城北社區4名醫護人員進行入黨宣誓。新華網發
海南本輪疫情發生以來,儋州市委堅持黨建引領,把能力提升建設年活動融入疫情防控工作中,將“疫”線作為黨員幹部黨性鍛煉的“大熔爐”、能力提升的“大課堂”、比學趕超的“大舞&”,做到兩手抓、兩不誤,互促互進,為儋州洋浦一體化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黨性鍛煉“大熔爐”
強化思想淬煉。市委深入開展“抗疫一線黨旗紅”行動,發布《我是黨員我帶頭 抗疫一線當先鋒》一封信,吹響抗疫“集結號”,組織動員77個機關單位黨組織和7000多名黨員幹部下沉742個網格。舉行高質量社會面清零誓師大會,動員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發揚連續作戰、不怕犧牲精神,一鼓作氣啃下“硬骨頭”。強化政治歷練。海南省疫情防控儋州市工作組臨時黨支部召開組織生活會,並嚴肅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帶動市級黨員領導幹部自我反思,紅臉出汗,轉變工作作風。結合主題黨日活動開展“敲門行動”“上門服務”,舉行入黨宣誓儀式和重溫入黨誓詞活動,激勵黨員幹部群眾投身“疫”線。強化實踐鍛煉。市級領導帶頭下沉一線,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指揮長,黨員幹部就地轉化為志願者,在關鍵點位設立580個黨員先鋒崗,組建321支黨員突擊隊,築起一道道堅不可摧的“紅色堡壘”。

小紅旗配送黨員突擊隊隊員給市民配送生活物資。新華網發

儋州市房屋徵收局黨員幹部就地轉為防疫志願者。新華網發
能力提升“大課堂”
在專班運作中提升應急處突能力。建立“4+12+3”疫情防控戰時指揮體系,優化組建採檢匹配、樣本轉運、追陽、隔離點管理等4個工作專班,形成一整套疫情應急處置的流程體系,高效運轉與時間和病毒賽跑,為實現高質量社會面清零提供堅實保障。在抗疫一線中提升服務群眾能力。從市直機關單位選派一些黨性過強、作風過硬的骨幹,分赴各個點位,化身導師幫帶促進年輕幹部成長。各級幹部積極投身於排查核查、政策宣傳、幫難解困、安全維穩、值班值守等各項工作,用細心、耐心、責任心獲得群眾的支持,幹群關係進一步融洽。在保需保供中提升統籌協調能力。各職能部門多方聯動,建立“小紅旗”愛心公益配送平台,協調開展就診網約車“紅旗護”行動,推動開展抗疫一線鄉村振興“紅旗惠”就業專項行動、消費助農專項行動,解決靜態管理期間老百姓生活物資、就醫就業和農産品滯銷等急難愁盼難題。

大學生在儋州乘離琼返校專車返校。新華網發
比學趕超“大舞&”
比防控成效。各鎮、辦事處認真落實“屬地負責制”,查漏補缺,有效加強了防控力度。海頭鎮、峨蔓鎮堅持雙管齊下,一邊管好海岸線和漁民,一邊管好交通要道卡口;蘭洋鎮及時開展“敲門”“掃街”等行動,健全網格化管理組織體系;大成鎮由鎮領導分片包乾,扎牢村居防疫網,守好基層防疫關;王五鎮組成12支“黨員抗疫突擊隊”,用“小卡點”築牢防疫“大屏障”。各鎮相互比學趕超,深化無疫村創建。目前,全市67個單位入選海南“無疫村(社區)、無疫小區”名單。比執行力度。洋浦嚴格企業、建設工地“內、外”兩個閉環管理,確保疫情防控和生産建設兩不誤。那大鎮設置167個卡點,實行24小時值班制,確保群眾“足不出戶”。市衛健委組織6790名本地醫護人員和4957名兄弟省市援儋醫務工作者向“疫”逆行。市公安局組成2000多名黨員志願服務隊駐守檢查卡點,抽調精幹警力組建疫情防控“尖刀班”。市疾控中心組織12個流調組實行24小時“三班倒”,一個月來陽性病例流調1380人,追蹤到密切接觸者9383人。市鄉村振興局扛起核酸樣本轉運重擔,組建19支“先鋒隊”,當好抗疫“急先鋒”,跑出轉運“加速度”。比服務溫度。各鎮村為待檢的老人、小孩開通“綠色通道”,行動不便的提供上門服務,雨天送去愛心雨衣,幫助居家的群眾購買配送生活物資。各隔離點互相學習借鑒,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保障一日三餐營養足,“定制”服務暖人心。市衛健委、公安、旅文等多部門共同努力,共轉運10667名滯留旅客順利返程。市教育系統採取發布通告、給家長一封信等方式,加強家校&&,成立大學生離琼返校專班,助其及時返校。(譚孟忠)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