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潭門鎮:千年漁港踏上“闖海”新途

2022-06-06 08:33   來源: 海南日報


六月五日,漁船整齊停靠在琼海市潭門鎮潭門港。本報記者 袁琛 攝

  原題:琼海潭門鎮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積極探索轉型發展

  千年漁港踏上“闖海”新途

  【牢記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住最需要關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辦、一年接着一年幹,鍥而不捨向前走。

  【場景回放】

  2013年4月8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琼海市潭門鎮看望漁民群眾,到漁民協會了解組織漁民生産等情況,隨後登上一艘從南海捕魚歸來的漁船,沿着狹窄通道察看魚艙、駕駛室、休息室、廚房等地,詢問漁民出海捕魚和收入情況。“出去一次需要多少天?”“船上有多少人?”“捕的魚主要是什麼品種?”總書記問得十分詳細。習近平總書記同淳樸的漁民一一握手,祝願他們家庭幸福、出海平安,收入越來越多,日子越過越好。

  當天,習近平總書記還親切看望了由潭門漁民組成的海上民兵連,看連史展覽,聽事跡介紹,勉勵他們努力學習現代裝備知識,提高作業能力,在帶領漁民耕海致富的同時,積極做好收集遠洋信息、支援島礁建設等工作。

  朝陽初升,喚醒了正在沉睡的琼海市潭門鎮。6月2日一大早,潭門中心漁港,一艘漁船劃開水面,朝着廣袤遠海進發。汽笛轟鳴,是漁民們對艙滿魚豐的憧憬,更是家人對其平安歸來的期盼。

  岸邊,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從海鮮市場裏傳來。一排排海飾珠寶店、海鮮店開門迎客。民宿裏,游客正期待着用新鮮的趕海項目開啟美好的假期。

  近年來,帶着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託,海南堅持“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閒漁業走”的方向,着力推動漁業生産方式、生産關係和産品業態轉型,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同步提升。

  祖祖輩輩以打漁為生的潭門鎮,如今正在續寫新時代的闖海故事。

  往岸上走

  生態養殖幸福來

  “總書記和我們父子3人都握了手!”站在自家客廳,潭門海上民兵連老民兵符文深指了指墻上的一張畫,回憶起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潭門考察的場景,語氣裏滿是自豪。

  十幾歲便跟隨父親出海打漁的符文深,靠海吃海了半輩子,在2014年開始抓住機遇思考起發展轉型。除了“造大船、闖深海”,還在碼頭邊開起了餐飲店“潭門味道”,人氣旺時,一晚上就能掙上萬元。“總書記來過潭門,自然知名度越來越大!”符文深笑着説,2013年以來,越來越多的潭門漁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日子越過越紅火。

  不只是做餐飲、吃“旅游飯”,為適應海洋生態保護的需要,符文深利用自己的專長髮展起東星斑生態養殖産業,從出海捕大魚到實現“洗腳上岸”養大魚,收入更為可觀。

  省第八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高起點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鼓勵發展深遠海養殖,引導漁民“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閒漁業走”。“七一勳章”獲得者,潭門鎮潭門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書茂説,這給潭門的發展指明了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説,‘黨和政府會關心大家,也會努力改善大家的工作生活條件。’我很想告訴總書記,這些年來,潭門人民牢記囑託,百姓生活和小鎮面貌都發生了巨變。”王書茂感慨。

  對於潭門鎮近年來的巨變,作為親歷者的王書茂如數家珍:自2013年啟動城鎮化改造以來,潭門小鎮面貌煥然一新,設施越來越現代化;2014年潭門大橋通車後,更讓村民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潭門的變化可以用‘六個多’來形容,即大船多、小車多、洋樓多、游客多,漁民收入多了,百姓的笑容也多了。”王書茂笑道,如今的潭門群眾正在政府的鼓勵下探索轉型轉産,積極發展休閒漁業,朝着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前進。

  往深海走

  漁民出海更心安

  “那天上午天空還飄着細雨,一到下午太陽就出來了。”回憶起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來到潭門時的場景,潭門海上民兵連二排排長王振福依舊激動。他記得那天下午,大家穿着白衣、頭戴斗笠,每個人都在熱切盼望總書記到來。

  “來到潭門,我就説一定要看看你們。”“你們都是好樣的。”習近平總書記的話給王振福留下了深刻印象。

  “總書記稱讚海上民兵連是一支有戰鬥力、作風過硬、高揚着愛國主義旗幟的好部隊,勉勵大家努力學習現代裝備知識,提高作業本領和維權能力。”王振福説,總書記的殷殷囑託,潭門漁民們牢牢地記在心上。

  2013年以來,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琼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潭門漁民紛紛造起大船,如今僅大、中型漁船就有86艘,500噸左右的鋼質漁船有4艘、400噸左右的鋼質漁船23艘。潭門鎮還通過提供補貼、幫助貸款等方式,為每艘赴遠海作業的漁船安裝防風、導航、救生、消防等保障設備,配備漁業安全監督系統。

  “現在,漁民在漁船上不僅可以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節目,出海的安全系數和生活生産條件也得到全面改善。現在出遠海、闖深海,大家心裏都更有底氣。”王振福説,不僅如此,漁民們還常常參加鎮裏開展的專業培訓,主動提高本領技能。

  “希望總書記能回來瞧瞧我們鎮裏的新變化!”站在潭門港碼頭邊,王振福朝着海的方向眺望。港灣裏,數艘白色大噸位鋼質漁船緊緊依靠在一起,船頭上,鮮艷的五星紅旗正高高飄揚。

  往休閒漁業走

  漁業轉型正當時

  當華燈初上,海風拂去燥熱,潭門小鎮又熱鬧了起來。在牧漁晚歌民宿裏,年輕的老闆吳淑顯正忙着給客人調製飲料。時至今日,他仍清晰記得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來到潭門考察時的情景。

  “看到總書記到來,整個潭門鎮都沸騰了,人們排成長隊揮手歡呼。”人聲鼎沸的場景,深深地印在了當年還是小學生的吳淑顯腦海中。

  作為一名“90後”漁民,吳淑顯見證了家鄉發生的可喜變化,也勇敢地跟隨老漁民們的步伐踏上了轉型之路。

  2019年,剛畢業的吳淑顯從潭門持續高漲的旅游人氣中敏銳地發現商機,在“80後”漁民符名林帶動下,與家人一起開辦了具有漁家風韻的咖啡屋,辦起特色風情民宿,還參股了排港村的潛捕趕海體驗基地建設。

  “剛開業時,店裏常常‘一位難求’,前來用餐休息的游客絡繹不絕。近兩年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從去年10月到今年5月,利潤也有近30萬元。”吳淑顯樂呵呵地分享道,自己曾跟隨父輩在大海上“耕海牧漁”,深知“闖海吃海”的不易。“希望能通過我們這輩人的努力,帶動更多潭門漁民走向共同富裕。”

  像吳淑顯一樣的年輕人,在潭門鎮上還有不少。在政府帶動和支持下,他們上岸開起餐飲店、飾品店,辦起民宿、引進海上娛樂項目,打造休閒漁業觀光基地。敢闖敢拼的潭門漁民正在漁業轉型升級的道路上加快步伐。

  潭門鎮黨委書記王昌密&&,未來,該鎮將繼續完善基礎設施,積極探索漁民轉産轉型新路徑,引進更多主題項目、品牌發展休閒漁業,打造休閒海洋牧場,踏上“闖海”新途、闖出致富新路。(記者 葉媛媛 見習記者 陳子儀)

[責任編輯: 韓昊辰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871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