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萬寧充分發掘“候鳥”人才聰明才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牽線搭橋為“候鳥”覓巢
“幹了一輩子超聲科方面的工作,退休後來到萬寧,作為一名‘新萬寧人’,希望能為萬寧醫療事業發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近日,一位在萬寧市人民醫院辦理入職手續的“候鳥”人才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得益於萬寧市委人才發展局牽線搭橋,他找到了好平台繼續發揮餘熱。
據了解,通過入戶尋訪、網絡登記等方式,萬寧市委組織部(市委人才發展局)近年來向全社會徵集了旅居萬寧的“候鳥”人才共計1600余名,涉及教育、醫療、農業、科技、通訊、金融等行業領域。
為充分發掘“候鳥”人才聰明才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萬寧市積極牽線搭橋,當好人才“紅娘”,為旅居萬寧的“候鳥”人才尋找“婆家”。
萬寧市委人才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已先後為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等20余家企事業單位推薦百餘名優秀專業型“候鳥”人才,涉及醫藥、教育、農業等多個領域。
多家用人單位代表&&,“候鳥”人才是寶貴的資源庫,“候鳥”人才的加入對推動企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將持續通過多種途徑尋求與“候鳥”人才進行合作。
據悉,近年來,萬寧多措並舉,以優厚的人才政策福利、暖心的人才服務措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人才。為用好這一獨特人才寶藏,萬寧市委人才發展局積極探索“黨建+‘候鳥’人才”助力社會發展的好路子,通過成立衞生、教育等八大領域“候鳥”人才黨支部,以黨支部為引領,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帶動相關領域“候鳥”人才參與到自貿港建設中來,積極為萬寧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
萬寧市委人才發展局相關負責人&&,下一步將通過人才對接會、座談會等多種形式,為更多的“候鳥”人才和用人單位搭橋引線,讓旅居萬寧的“夕陽紅”繼續發光發熱,為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助力萬寧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記者張惠寧 通訊員黃勇)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