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寧全力將小海打造成“六水共治”示范點

2022-01-25 08:52   來源: 海南日報


萬寧小海,新種下的紅樹林綠意盎然。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1月21日上午8時許,在萬寧市萬城鎮周家莊村小海海域,東升的太陽暖暖地照射在海面上,海浪由遠而近,輕輕拍打海岸。近岸邊的紅樹林種植示范段,為小海增添了一片片綠意,不時有白鷺飛起又落下。

  經過兩年的生態綜合治理,萬寧小海已經大變樣,環小海周邊的8500多畝魚塘已經全部退塘,1000多畝新種下的紅樹林成功添綠。在萬寧和樂鎮小海鹽墩村一帶,退了塘和拆了漁排的地方,正在加緊施工,恢復歷史上的小海潮汐通道——南汊道,以擴大小海與外海的交匯口,給小海增加水動力。

  過去兩年種種努力,皆為序幕。萬寧小海,這片43平方公里的潟湖內海,周邊分布著萬城、後安、和樂3個鄉鎮,居住著約18萬人口,是萬寧太陽河、龍首河、龍尾河、東山河4條主要河流匯集地,周邊還分布著近13萬畝耕地,也是萬寧的主要産糧區。小海承載著泄洪納潮、生物多樣性保護及文化景觀等多種功能,小海治理,需要確保水質達到二類標準。

  “萬寧誓要全力把小海打造成‘六水共治’的示范點,因為小海具備了‘六水共治’的所有要素。”1月21日,站在小海邊,萬寧市水務局副局長李亞妹對海南日報記者説,近兩年小海實施多項整治,水體環境取得一定成效,但局部水體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問題仍然突出。1月6日以來,萬寧市委、市政府對當地“六水共治”面臨的各類難題,進行了密集會商和安排,萬寧“六水共治”之小海綜合治理方案已經出爐。

  “對小海的治污水,同時執行‘加法’和‘減法’。”李亞妹介紹,“加法”是對小海進行外生態補給,計劃把萬寧水庫、黃山水庫的水引入太陽河和東山河,加大河流的水源補給;拓寬小海出海口門,對小海的潮汐通道進行疏浚。“減法”一是對東山河、龍首河、龍尾河、太陽河4條河流沿岸城市及農村污水進行截流集中處理,加快實施東山河入河灌溉渠道綜合治理,加快後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擴大和樂鎮污水處理廠管網覆蓋范圍;二是對龍首河、龍尾河兩岸約2300畝魚塘進行“退塘還田”;三是對萬城鎮新莊、集莊、南星、春園、烏場一帶約3362畝繼續保留的魚塘,實施養殖尾水生態處理。

  海南日報記者了解到,為了解決龍首河和龍尾河2300畝魚塘“退塘還田”後漁民的轉産轉業問題,萬寧市計劃在和樂鎮英豪半島建設大型工廠化養殖場,既解決養殖尾水直排入海問題,又解決百姓生計問題,還田後的經濟效益歸村集體所有。

  保供水方面,小海周邊鄉鎮鎮區及村莊基本已實現自來水供給,萬寧市計劃改造部分村莊老舊和破損的供水管網,同農村污水收集工程同步實施,同時對英豪半島的加壓泵站進行升級改造,提高英豪半島供水保證率。

  東山河全長27公里,有20公里流經萬寧萬城鎮主城區,從北坡流入小海。因為附近村莊污水沒有截流納網,入海口水質較差,而且東山河下遊兩岸地勢低洼,洪水暴漲暴落,成為萬寧洪澇重災區。對于東山河的治污和治澇問題,萬寧市推出了東山河萬城至小海段綜合整治工程,投資8357萬元,包括拓寬河道、清淤疏浚河道、重建擋潮閘、建設排澇泵站等。目前,這一工程已經開工,建成後可將東山河的排澇及防洪標準提至10年一遇。

  圍繞小海的防洪水和抓節水問題,萬寧市也均進行了周密部署。所有的種種努力,就是為了“優小海的海水”,讓“小海的重生”成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中的生動故事。

  “小海綜合治理,由市治水辦牽頭,多部門聯動,萬寧市將全力以赴將小海打造成‘六水共治’的示范點。”萬寧市有關負責人説。(記者 張惠寧)

[責任編輯: 張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8297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