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保城鎮排寮村脫貧戶黃應成靠檳榔種植脫貧致富

2021-11-25 08:26   來源: 海南日報


黃應成在摘檳榔。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

  原題:保亭保城鎮排寮村脫貧戶黃應成靠檳榔種植脫貧致富

  種下“黃金果” 日子有奔頭

  11月22日7點半,晨霧瀰漫,遠處七仙嶺若隱若現。海南日報記者來到位於山腳下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城鎮排寮村,找到了在自家檳榔園裏忙碌的“成哥”,他正與採摘工人一起摘檳榔。

  “成哥”本名黃應成,去年剛剛脫貧的他,如今成了村裏的“致富能手”,而這都要歸功於眼前這片“黃金果”。

  枝幹挺拔的檳榔樹長滿山坡,頂端的羽狀葉片下綴着青綠飽滿的檳榔果。時下,已經進入了檳榔採摘的尾聲階段。

  割檳榔講究“穩準狠”,只見工人用長柄鐮割下一苞鮮果,黃應成立即展開帆布接住。

  “今年檳榔的收購價在23元/斤左右。”黃應成告訴記者,自家一共種植了1000多株檳榔,除去人工、肥料等成本,估計年收入能有20萬元。昔日的貧困戶“成哥”不僅靠檳榔園脫了貧,買上了汽車,也讓自家的平房變成了樓房。

  排寮村是一個黎族同胞聚居村,種植檳榔是當地農民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隨着近年來檳榔行情看好,村民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

  每年8月至12月是檳榔的採摘季。黃應成在採摘高峰期時,還會請其他村的村民過來幫忙。

  “我們村裏種植的芒果要到12月才開始收穫,現在採檳榔每天能賺到300元左右。”對於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加茂鎮半弓村村民黃啟麗而言,到排寮村幫忙採摘檳榔便是農閒期另一份收入可觀的“零工”。

  排寮村檳榔産業的興旺,離不開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幫扶。和其他種植戶一樣,導致收益受損的檳榔黃葉病等病蟲害,也一度是黃應成最大的“心病”。

  掌握這一情況後,保亭就業服務中心通過向種植戶開展栽培、種植、管理、保護等技能技術的培訓,逐步提高村民的生産技術和創收脫貧的能力。據了解,2018年至2020年,村裏參加植保及種植技術培訓共計130人次。除了傳授技術以外,政府還會向種植戶發放施肥補貼。

  隨着收益的提高,排寮村村民不僅使用起輕便可調節長度的新型割檳榔工具,小火車、滑索、水管等運輸檳榔工具也層出不窮。黃應成説,自己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記者 王迎春)

[責任編輯: 張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91128097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