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這些防溺水知識請收好!

2023-05-27 09:03   來源: 海南日報

  夏日炎炎,未成年人溺水事故時有發生。如何進一步增強未成年人安全防範意識,切實有效防範溺水事故發生,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5月26日,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連續多年參與溺水事故救援的海南藍天救援隊副隊長、外聯部部長張富國,請他講解防溺水安全知識。

  如何防範溺水?

  “在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內容中,最讓我們耳熟能詳的莫過於‘六不兩會’和‘四知’。”張富國説,要通過科普教育讓學生樹立安全意識、危機意識,牢記“六不兩會”,“六不”即不私自下河游泳,不擅自與他人結伴游泳,不在無家長或老師的帶領的情況下游泳,不到無安全設施、無救生員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學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兩會”即發現險情會相互提醒、勸阻並報告,會基本的自護、自救方法。

  “在做好對學生安全教育的同時,家長也要做到‘四知’,即知道孩子去哪、知道孩子做什麼、知道孩子和誰去、知道孩子何時回。”張富國説。

  同時,張富國還提醒,看似平靜的水面並非安全,有的可能水下有流沙陡坡,非常容易陷進去;有的海岸邊水下有不少暗礁,更有凶險離岸流,學生容易跌倒,被急流沖走。

  溺水了怎麼辦?

  “自己溺水時,千萬不要慌張,可以採取抱膝式和仰漂式兩種自救方式。”張富國介紹,抱膝式自救方式就是雙手抱住膝蓋,低頭成蜷縮狀,人體會慢慢上浮,當感覺背部離開水面時,迅速向下推水,同時抬頭換氣,然後下沉恢復抱膝狀態,循環往復,以確保自身的正常呼吸,這種方式可以延長自救時間。

  仰漂式自救方式重點在於讓身體的臉部口、鼻部分,浮出水面,其餘的部位則在水面下,維持浮力。溺水者可以先將雙手放於水中,人往後仰,保持口鼻浮出水面進行緩慢換氣。當下沉時閉上嘴巴,鼻子出氣,微微推水,等待上浮。

  “當看到他人溺水時,不要通過拉手的方式去救援,要抓住溺水救援的四分鐘黃金時間,在現場尋找救援工具,或將衣服連在一起當作繩索,拉溺水者上岸。”張富國説,未成年人切記不能擅自下水救援,要第一時間大聲呼救,吸引周邊的成年人過來參加施救。

  “把溺水者拉上岸後,要馬上撥打120急救電話,在急救車到來前,施救者要將溺水者的頭傾斜至一側,清理其口腔中的異物,並迅速開展心肺復蘇,具體措施是手掌相疊、十指相扣並抬起,朝着兩乳頭連線中點垂直進行按壓,按壓深度要大於5厘米,按壓頻率大概是每分鐘110次,每按壓30次做2次人工呼吸。”張富國説。

[責任編輯: 王雯君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9649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