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4月15日電(記者柳昌林 王軍鋒)意大利咖啡品牌意利咖啡展示意式咖啡風情、美國咖啡連鎖品牌星巴克膠囊狀移動咖啡車“空降”展館、泰國正大集團旗下咖啡品牌阿拉緹亞展出多款精品咖啡豆、印尼最大的咖啡企業火船集團帶來麝香貓咖啡……走進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猶如來到咖啡“大觀園”,世界各地的咖啡客商紛至沓來,在中國消費大市場探尋合作共贏。
在意大利國家館,意利咖啡紅白相間的招牌引人注目,現場的觀展者通過品味經典意式濃縮咖啡,了解咖啡豆烘焙技術及膠囊咖啡與凍幹速溶粉等産品的製作工藝。
“從製作到品嘗,我們現場展示了原汁原味的意大利咖啡,還帶來了咖啡大師班的課程跟咖啡愛好者分享。”意利咖啡商貿(上海)有限公司咖啡經理崔宇駿説。
近年來,隨着中國咖啡市場的蓬勃發展,意利咖啡將擴大在華市場份額列為核心目標之一,2022年上半年在華銷售額較上一年同期增長16%。“通過參加消博會,我們想讓更多消費者接觸到意利咖啡,也想更好地了解自貿港的優惠政策,在海南挖掘更大的市場潛力。”意利咖啡商貿(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沃爾特·盧米諾説,希望向中國的一些咖啡品牌學習,推出更多滿足年輕一代需求的咖啡産品。
綠色遮陽棚下,咖啡、點心應有盡有,人們三五成群圍坐在一起聊天。在消博會2號展館,美國咖啡連鎖品牌星巴克營造了一個以綠色為主題的消費場景,膠囊狀的綠白色移動咖啡車小巧時尚,保持了與店內同樣的標準化出品,顧客可以通過小程序或App中的“啡快”功能提前點單,到場即取,“帶上這一杯,暢游消博會”。
圖為星巴克營造的以綠色為主題的消費場景。(活動組織方供圖)
近年來,咖啡在中國越來越受歡迎。從一二線城市的遍地開花到三四線城市的落地生根,從品牌咖啡館到文藝小眾咖啡館,中國咖啡館數量逐年增加。法國博聖軒諮詢公司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市場預計人均消費10杯咖啡,到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價值將達到2190億元,複合年度增長率為22%。
隨着中國咖啡消費市場規模的擴張,不少本土品牌逐漸崛起,咖啡“國潮”成為新寵。展會現場,中國郵政打造的消博郵局展區人頭攢動,不少人在這裡“打卡”郵局咖啡。“下一步我們計劃在海南一些人流量較大的地方,比如網紅打卡地、CBD商務區,打造郵局咖啡。”中國郵政海南省分公司客戶營銷中心副總經理劉霞玲説。
中國郵政打造的消博郵局展區推出的咖啡和冰淇淋等産品受青睞。(活動組織方供圖)
消博會是一個交匯國際消費商品、促進雙向交流的舞&,它不僅促進投資貿易,也促進人文交流。
海南咖啡種植和飲用歷史悠久,在“老爸茶”店點一杯“歌碧歐”(海南方言指“黑咖啡”),島民的愜意時光就此開啟。長期以來,興隆、福山、母山等海南咖啡品牌在當地佔據大部分市場,但走出海南島的咖啡品牌不多。
今年消博會上,一些落地海南的中外合作咖啡品牌曝光度越來越高。在泰國正大集團展館,正大(海南)興隆咖啡産業開發有限公司帶來的海南本土咖啡豆以及形式多樣的咖啡産品,深受消費者喜愛。
2020年,正大集團與海南省萬寧市政府合作,接管了原屬於興隆華僑農場的太陽河咖啡廠,旨在把有70多年歷史的太陽河咖啡做大做強。全新升級改造後的興隆咖啡正大産業園成為集咖啡加工與工業旅游為一體的現代化産業園。
“以海南本地的羅布斯塔咖啡豆為核心,我們鼓勵廣大農戶種植興隆咖啡,提高産量和品質,傳承本地特色的炭燒工藝。”正大(海南)興隆咖啡産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金龍説,“另一方面,利用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免關稅等政策,我們將購買全球的豆子在海南做深加工,再賣向島外。”
4月10日,今年首次參展的印尼火船咖啡與海南本土品牌母山咖啡合作運營的咖啡店在海口開業,意味着印尼最大的咖啡企業火船集團開始布局海南。
“我們與母山咖啡有一個戰略性的合作項目,除了運營和開設連鎖精品咖啡館,還包括咖啡豆進口貿易和咖啡種植等業務。”火船咖啡中國市場部負責人蔣嘉雯説。
以消費為橋,赴開放之約。在消博會,一粒粒飽滿的咖啡豆跨越地域和文化,不僅見證中國開放大門越開越大,也讓更多人看到了“共享開放機遇、共創美好生活”的美好前景。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