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題:我省將開展鄉村産業發展六大行動
3年打造15個省級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
初冬時節,琼島腹地,一壟壟茶樹隨山勢起伏,三兩茶農挎着竹簍正俯身採茶。幾步之外,一場話鄉村、謀振興的活動熱熱鬧鬧地開始了。12月9日上午,海南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專場在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白沙農場二隊茶園舉行。
説是新聞發布會,倒不如説是一場交流分享會。
“新時代以來的十年,海南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鄉村産業有長足的發展和進步,鄉村建設的風貌取得了明顯成效,農民收入增速明顯加快。”發布會上,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省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何琼妹用一組數據,分享了近年來海南“三農”工作取得的變化——
貧困發生率從2015年底的8.3%下降到0;全省共建成1453個美麗鄉村,具備條件的自然村100%通了硬化路,農村地區特別是脫貧地區的用電可靠率達到99.8%;過去十年,全省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達10.4%,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由過去的2.8倍下降到現在的2.22倍,去年海南脫貧人口人均收入增速遠遠超出全省農民收入增速。
字字句句,讓白沙黎族自治縣委書記鄧偉強感觸頗深。“幾年前,白沙還是國定深度貧困縣,但近年來我們通過大力推動構建‘生態+農業’‘生態+體育+康養’‘生態+文化+旅游’産業體系,做大做優林下經濟,啟動農産品品牌創建工程,已逐步實現農民多元化增收。”鄧偉強透露,去年白沙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2.8%,預計今年這一數據將突破15%,“就在不久前,白沙還入選了國家鄉村振興示範縣創建名單,這將激勵我們以更高標準推動鄉村振興工作。”
鄉村振興,説一千道一萬,關鍵還是靠人。
白沙五里路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符小芳,便是典型的鄉村振興帶頭人。“過去15年,我一直堅持通過發展生態有機茶産業,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從最初的5戶村民到如今的300多戶。”談及致富“秘訣”,符小芳分享了三條經驗,包括立足優勢發展生態産業,立足基礎打造品牌農業,共建共享實現共同富裕,“大家有地出地,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個個都能參與到茶産業中。”
不僅是茶産業,在一輪輪交流分享中,海南鄉村振興的實施路徑也變得愈加清晰。
“接下來,我們將圍繞鄉村産業發展採取六大行動,包括種業振興行動、農業産業鏈建設行動、農業品牌建設行動、農産品加工産業建設行動、農業綠色發展行動、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行動等。”何琼妹透露,我省將重點建設包括茶産業在內的15個農業産業鏈,並用3年時間打造15個省級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
除了産業振興,如今,我省在建立幫扶&&人全覆蓋制度,持續強化動態監測幫扶,進一步完善産業幫扶項目與脫貧群眾、監測對象聯農帶農機制,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等方面也正持續發力。
“目前,我省有3.88萬名幫扶&&人在基層一線開展幫扶工作,建立脫貧群眾收入‘五級研判’工作機制,今年沒有發生新增返貧致貧。”省鄉村振興局副局長劉蔚介紹,今年,我省已發放産業幫扶項目收益分紅1.08億元,惠及49.26萬人,“下一步,我們將持續聚焦脫貧群眾穩定增收,加大防返貧監測、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力度,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銜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實際行動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一個個新變化,一個個新思路,在縷縷茶香中,越傳越遠。(記者李夢瑤)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