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為提振經濟添把火

2022-11-18 08:34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助企紓困行動“實”、産業升級動能“強”、便民利民服務“暖”……

  三亞:為提振經濟添把火

  11月,行走在鹿城城鄉之間,塔吊林立、莊稼蒼翠、百姓安樂,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穩定增長,“雙統籌”推動經濟恢復提振;強化投入,産業轉型升級培育新動能;普惠民生,機制創新增加百姓福祉……當前,三亞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重點攻堅,把黨的二十大確定的宏偉藍圖和目標任務轉化為做好實際工作的路線圖和施工圖,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三亞篇章。

  “雙統籌”促發展

  精準暖政為企業“加把勁”

  與仲量聯行簽約共建國際文化貿易中心、召開2022海南自貿港(三亞)旅游消費産業座談會強化産業招商……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三亞用好大型展會平台,積極與企業家交朋友,着力尋找産業合作機會。

  抓好企業這個關鍵因子,三亞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因企施策、分類指導復工復産和産能釋放,竭盡所能幫助有困難的企業減輕租金負擔、加大融資支持等,鼓勵企業開足馬力抓緊生産、開拓市場。

  企業的痛點就是政府服務的着力點,三亞全方位深化暖企服務,綜合實施“緩、降、免、減、補”政策,提出9個方面、33條政策措施,力求以精準暖政讓企業“緩口氣”“加把勁”。同時,以開展“千名幹部進千企”服務行動為抓手,圍繞“在一線掌握實情、在一線解決問題、在一線補齊短板、在一線轉變作風、在一線檢驗工作、在一線促進發展”的目標,選派1131名幹部深入1271家企業送政策、送服務,切實幫助企業穩定發展,目前幫扶企業復工率已超過99%。

  一系列助企紓困政策的實施和營商環境的優化,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把投資目光聚焦三亞。“我們很看好在三亞發展高品質零售項目,近日已成功競得三亞海棠區一塊零售商業用地的使用權,將與中免共同打造一個世界級零售地標項目。”太古地産行政總裁彭國邦説。

  三亞把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推進“雙統籌”工作結合起來,以超常規舉措推動全市經濟恢復提振,堅持“固投牽引”,推進一産穩産、二産恢復、三産多作貢獻,用狠抓項目的過硬成果穩住經濟增長的基本面,穩住全局工作的基本盤,持續激發市場活力,擴大有效投資。

  三亞市2022年“雙統籌”百日攻堅大行動第二批建設項目日前集中開工,37個項目總投資72.4億元。“我們將在衝刺投資目標上下狠功夫,以天為單位調度督導經濟工作,加快項目開工,加密要素調度,加大督辦協調力度,力爭推動136個未開工項目第四季度全部開工建設;進一步整合招商力量,謀劃投資促進‘六大行動’,持續提升項目招引建設的成效。”三亞市常務副市長盛勇軍説。

  新産業育動能

  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成鏈集群發展

  塔吊林立、焊花飛濺、弧光閃閃……眼下,三亞崖州灣科技城(以下簡稱科技城)深海科創平台項目建設正酣,1000余名工人24小時輪班施工,“青年突擊隊”隊員衝鋒在前,確保項目如期交付,賦能深海産業發展。

  當前,三亞積極搶抓疫情過後需求反彈的回補機遇、市場調整的拓展機遇、海南自貿港加快建設的政策機遇,聚集現代産業體系構建,布局未來産業,&&“一方案、一決定、兩規劃”,分階段提出發展目標,以區域整體化、任務指標化、産業圖譜化、項目清單化為實施路徑,高水平打造國際旅游勝地和自由貿易港科創高地。

  “我們希望借此推動三亞當好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標杆和轉型發展的示範,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決定要求在三亞落地見效。”三亞市委主要負責人説。

  産業轉型升級非朝夕之功,三亞着力堅持前瞻布局、創新引領,着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産業成鏈集群發展,以創新換取動能。

  聚焦南繁産業,三亞加快南繁作物表型研究設施等關鍵共性平台建設及儀器設備購置,聚焦作物、畜禽、水産種業核心技術攻關,布局國家植物品種測試三亞中心等一批種業科研平台和創新載體項目;深化墾地融合,引導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共同提供南繁社會化服務;加大安居房供給,促進人才集聚,科技城設立兩支科創基金,研究制訂科研成果轉化扶持政策體系,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沿途下蛋”。

  針對深海産業,三亞着力打造國家深海技術創新中心,推動智慧海洋項目建設,逐步積累深海技術裝備等領域的先進技術優勢;放大“深海勇士”號、“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等大國重器技術溢出效應,逐步構建深海産業成果轉化應用協作攻關體系;系統謀劃南山港科考功能改造升級,力爭建成世界一流的深遠海科考母港。

  聚力旅游消費,三亞動態謀劃117個重點項目,計劃落地超級萬象城、SKP等一批高端商業綜合體項目,加快免稅城三期等一批大型文旅消費綜合體建設,計劃&&《促進三亞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核心區商業品牌建設的若干措施》,加快建設國際一流水平的免稅購物中心和時尚消費中心,探索打造新型旅游消費的先行地和策源地、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核心區。

  優機制促服務

  不斷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

  日前,科技城開展的全國首單“玉米自交係”植物新品種權質押融資,為新銳恒豐(海南)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車小平解了難題,“此舉能夠激勵中小型創新主體利用好研發成果,實現資本化,讓我們更好專注創新。”

  三亞以制度創新為抓手,激發市場活力。加速營商環境重點領域改革,上線“一件事一次辦”主題63個,1891個事項“零跑動”,政務服務事項網辦率達89%;在商超等行業實行“一業一證”改革,推動“一證準營”,提高企業準營便利度;推行分級分類監管、智慧監管,建立專利快速審查、確權、維權“綠色通道”,設立“三亞市保護中小投資者法律服務站”,提升權益保護水平,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

  紮實提升企業群眾體驗感和獲得感的同時,三亞也加大投入普惠民生。

  密集調研教育項目、部署落實學校用地、着力解決教師住房和編制需求……兩天時間內,三亞多部門聯動聚焦問題補短板,全方位推動教育難題破解。

  同時,以深入實施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提升、美麗鄉村建設管理提升三年行動和民生建設提升工程為切入點,三亞從規劃入手,堅持項目引領、目標導向,以兩批“揭榜挂帥”等方式列出一批民生難題全力攻關,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加快補齊民生短板。

  突出“全面性”,堅持“高水平”,三亞正着力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夯實産業家底,築牢民生底線,力爭以比學趕超、爭相出彩的濃厚氛圍,奮力推動三亞高質量發展。(記者 黃媛艷)

[責任編輯: 韓昊辰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38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