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勁吹百業興

2022-06-10 09:11   來源: 海南日報


在海口港集裝箱碼頭,裝載集裝箱的貨輪正在靠岸,碼頭一片繁忙景象。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原題:實施貨物貿易“零關稅”、服務貿易“既準入又準營”,海南貿易自由便利漸成形

  東風勁吹百業興

  1個月的時間,海南自由貿易港,變化幾何?

  2022年2月14日,海南自由貿易港自用生産設備“零關稅”政策升級;1個月後,3月14日,一批進口大型遊樂設施在海口海關順利通關放行,政策升級後“首票”落地。

  2021年8月26日,《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服務貿易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1年版)》實施;1個月後,9月24日,香港律師丘煥法經海南省司法廳備案發證,成為落戶海南律師事務所的第一位香港法律顧問,海南跨境服務貿易實現開放新突破。

  貨物貿易“零關稅”、服務貿易“既準入又準營”……“在依法有效監管基礎上,建立自由進出、安全便利的貨物貿易管理制度,優化服務貿易管理措施,實現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對貿易自由便利的要求,也是海南正在全力打造的示范和亮點。

  “有形”

  貨物貿易“零關稅”

  3月14日,名為“太空星雲”的進口大型遊樂設施在海口海關順利通關放行,涉及貨值630.7萬元。

  “幸運趕上政策升級,稅收優惠實實在在,建設成本大大降低。”享惠企業、陜旅(三亞)旅遊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武志學第一時間作出評價。

  經濟活動中存在“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貿易往來也分“有形”和“無形”,即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對貨物貿易,海南自貿港實行以“零關稅”為基本特徵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

  海南自貿港建設兩年來,原輔料、交通工具及遊艇、自用生産設備等“零關稅”政策三張清單相繼落地實施,據海口海關統計,截至2022年4月底,“零關稅”政策項下進口貨值達92.7億元。

  在“零關稅”政策組合發力下,海南貨物貿易更加“有形”:2021年,海南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76.8億元,比2020年增長57.7%,增速較全國快36.3個百分點,居全國第三位。

  能不能在“有形”上更進一步?海南自由貿易港法指出明路:海南自由貿易港實行通關便利化政策,簡化貨物流轉流程和手續。

  于是,海南在提高進出境物流效率上“做文章”,聚焦省內重點物流口岸,海口海關引入“先期機檢”等智能監管手段實施“順勢監管”,包括支援海口美蘭機場口岸試點應用“單一窗口”航空物流平臺,在洋浦保稅港區實施“先入區,後檢測”制度,將貨物入區時間縮短至1天以內,這些改革舉措都有力壓縮了口岸通關時間。

  多點發力,也讓海南貿易自由便利的示范作用進一步顯現:今年前4個月,海南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598.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8.8%,增速快于全國60.9個百分點,穩居全國首位。

  “無形”

  服務貿易“既準入又準營”

  釣魚不稀奇,你釣過蝦嗎?

  在海口,一家名為“海角一號”的釣蝦館,自今年3月19日開業以來,便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打卡。

  這家釣蝦館落地海南,源于一份文件的出臺。3月16日,國務院臺辦、商務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臺灣居民在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申請設立個體工商戶工作的通知》,將開放地域進一步擴大,包含了海南在內的27個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地區。

  三天後,由在瓊臺商黃世彰經營的海角一號釣蝦館開業,係創業新政實施後,臺胞個體工商戶在瓊投資的首個項目。

  “目前計劃年內再開一家店。”黃世彰最近忙著在海南“加碼”投資,“因為海南自貿港市場前景廣闊。”

  市場前景廣闊,源于海南對服務貿易實行以“既準入又準營”為基本特徵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舉措。

  如何理解?海南自由貿易港法予以“解釋”:海南自由貿易港對跨境服務貿易實行負面清單管理制度,並實施相配套的資金支付和轉移制度。

  對此,海南推動全國首張跨境服務貿易清單和最短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落地實施。同時,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公布實施以來,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貿易自由化便利化若幹措施、金融改革開放意見等150多項政策相繼落地。

  服務具有無形的特徵,海南服務業的開放新突破卻可以用數據“具象化”。

  2021年,實現服務進出口287.79億元,同比增長55.54%,遠超全國16.01%的整體增速。多業並進態勢明顯,海運服務增長1.21倍,專業咨詢服務增長1.19倍,電腦服務增長2.64倍。服務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全年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172.32億元,同比增長81.66%,貿易量佔跨境服務貿易總額的59.88%,較2018年提升8.61個百分點。

  “隱形”

  依法有效監管

  首家——作為首家享受加工增值內銷免征關稅政策的企業,海南澳斯卡國際糧油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慧算了筆賬:“這個政策為我們節約了大約50%的稅。”

  還是首家——近期,洋浦經濟開發區天基隆智控(海南)有限公司廠房內,技術人員正在有條不紊地安裝專業設備。在加工增值內銷免征關稅政策從洋浦保稅港區擴大到洋浦全區後,這家智能閥門生産公司有望成為第一家享受政策擴區紅利的企業。

  這是做好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壓力測試的具體實踐。

  2021年12月1日起,洋浦保稅港區先行先試的“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擴大到海口綜合保稅區、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試點。

  擴點擴區,“放得開”的前提是“管得住”。

  依法有效監管,需要做到“各類市場主體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內依法自由開展貨物貿易以及相關活動,海關實施低幹預、高效能的監管。”海南自由貿易港法進一步明確。

  ——企業只需上傳原始憑證,係統自動生成報關單證,並自動提交申報,這樣的省時省力,如今可以在海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空港口岸物流服務係統“智慧關務”功能模組上實現。

  ——“高級認證企業+ERP聯網監管”模式,把原來傳統的海關有形賬冊,變為無形賬冊,讓企業無感通關,這樣的高效便捷,正在洋浦保稅港區積極探索。

  智能化、無紙化,讓監管“隱形”,同時實現低幹預、高效能,推動海南跨境貿易便利化水準不斷提升。2022年1月至4月,海南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38.24小時、1.08小時,分別優于全國平均水準43.54小時和1.45小時。

  貨物貿易“零關稅”、服務貿易“既準入又準營”,加上低幹預、高效能的監管,“有形”“無形”“隱形”終將凝成海南自貿港的貿易自由便利“新形態”。(記者 陳雪怡)

[責任編輯: 韓昊辰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2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