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畫海洋強省新藍圖

2022-06-08 08:51   來源: 海南日報


三亞蜈支洲島海域,工作人員進行珊瑚修復。 圖/文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通訊員 陳文欣

  海南的海有“漸變藍”,你知道嗎?

  靠海吃海,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疍家漁民郭玉光換了種“吃法”,不出海捕魚,他做起了民宿——這是海的“淺藍”。

  沒有換種“吃法”的昌江黎族自治縣昌化鎮漁民鐘強彬,依然出海,不過如今他不只捕魚,還“捕垃圾”,成為綠色環保的“海洋清道夫”——這是海的“蔚藍”。

  向大洋最深處挺進,2021年8月至10月,“探索一號”科考船第21個科考航次首個航段,搭載“奮鬥者”號再次來到馬利亞納海溝,該科考航次項目助理蔡珊雅永遠不會忘記彼時彼景——這是海的“深藍”。

  從建省辦經濟特區,到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四面環海讓海南“暢遊”旅遊業,港口航運“拓寬”了海南的現代服務業,油氣資源助力海南“鑽研”高新技術産業,豐富海産讓海南的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更加“美味”,海南管轄我國三分之二的海洋面積,也讓自貿港建設擁有了無際“藍海”。海洋,讓海南從一個邊陲海島發展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如今正向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示范挺進。

  從“淺藍”,到“蔚藍”,再到“深藍”,海南做強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環境、發展海洋科技,用推進海洋強省、助力海洋強國的行動和成效,繪就這抹“漸變藍”。

  淺藍

  做強海洋經濟

  海南姓“海”,因海而生,因海而興。

  海,予以海南“生命力”——“陸産川遊,詭象奇形。凡夫天下所常有者,茲無不有;而又有其素無者,于茲生焉。”明代海南先賢丘濬在《南溟奇甸賦》中這樣描述海南島物類的豐富神奇:“蟹出波于凝石,魷橫港兮填埠”“修蝦而龍須,文魚而鸚羽”……

  “地上跑的水裏遊的,奇形怪狀。別的地方有的,這都有;別的地方沒的,這也有。”“螃蟹聚整合團像塊大石頭,魷魚捕撈成堆屯滿港灣和市鎮。”“修長的大蝦長著龍一樣的長須,長滿花紋的魚像披著鸚鵡一樣斑斕的羽毛。”……南溟奇甸,名副其實。

  這樣的盛景,臨高縣新盈鎮新盈村漁民見識過,這片熟悉的大海曾經十分“肥美”,開船轉一圈就能收獲滿艙魚蝦。但是隨著近海漁業資源衰減,人工、燃油成本越來越高,許多靠海吃海的漁民選擇換種“吃法”。

  “發展網箱養殖,是向大海要飯吃的長久之計。”曾是漁民的黃達靈,2003年創辦臨高海豐養殖發展有限公司,成為當時海南第一家大型深水網箱養殖公司,“比起傳統的魚排養殖,深水網箱養殖具有更完善的保護措施,每口網箱不僅能承擔更大的養殖量,也更為環保。”黃達靈介紹。

  該公司創辦之初只有8口網箱,後來不斷發展,從臨高擴展至陵水黎族自治縣乃至省外的廣西等地,到2021年已經擁有700多口網箱,年産金鯧魚達2萬噸,遠銷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引導漁民往岸上走、往深海走、往休閒漁業走,近年來,海南堅持“三個走”的發展路徑,推動漁業轉型升級。2021年全省水産品總産量166.96萬噸,海洋捕撈102萬噸、海水養殖27.3萬噸、內陸捕撈1.5萬噸、內陸養殖35.2萬噸;全省建設深海網箱突破12000口,全國排名第二;建成海洋牧場5個,在建海洋牧場2個。

  隨著深海智能養殖漁場、現代化海洋牧場等漁業新業態不斷萌發,深海科技、海洋資訊等産業快速起步,以海洋漁業、海洋旅遊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務業為支柱的海洋産業體係初步形成。

  由此,也推動海南海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2015年至2020年,海南海洋生産總值年均增長8.85%。2021年,海南海洋生産總值達到1989.6億元。

  蔚藍

  保護海洋環境

  “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綠衣歌舞不動塵,海仙騎魚波嫋嫋”……海南的青山綠水、碧海藍天自古就為文人雅士所稱道。

  蘇軾用了差不多兩個月時間和海南朋友告別,星夜渡海,他寫下了著名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參橫鬥轉欲三更,苦雨終風也解晴。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雲忽散月兒明用不著誰人來點綴,青天碧海本來就是澄清明凈的”,道不盡感慨萬千。

  鐘強彬不擅詩詞歌賦,也深愛著海南的碧海無涯。出生在海邊的鐘強彬,出海捕魚已有20年。近一年來,打撈海上垃圾已經成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從2021年開始,鐘強彬與生活在昌江黎族自治縣昌化鎮的100余名漁民一樣,多了一重身份——歐盟項目“漁船打撈垃圾”海南試點工作志願者。

  2021年12月29日,天剛濛濛亮,鐘強彬的漁船返航回港,帶著漁獲和垃圾。

  “收獲還行,賣了1000多元。但賣完魚還不能回家,我們的工作還沒做完。”當天9時許,鐘強彬的“瓊昌漁30010”漁船早已停靠碼頭,與漁獲一起靠岸的,還有纏繞在漁網上的塑膠垃圾,他和家人還需要額外花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來清理,裝入專用垃圾袋後,交給岸上的環衛工人進一步處理。

  羅英蘭和陶老英騎著工作用的三輪車,在碼頭已等候多時。這兩位鎮上的環衛工人,會接下鐘強彬等漁民從漁網上清理下來的垃圾,分門別類做好登記,把資訊填入表格,再將垃圾轉運到垃圾處理站。

  “登記好件數、重量,可以給他們算積分的”“漁民都有寫著自己名字和船號的專用袋,不會記混”……陶老英話音剛落,羅英蘭就拿出了一疊登記表,表格上需要填寫日期、漁船號等,還要區分塑膠垃圾、其他垃圾。在塑膠垃圾一欄,細分了塑膠瓶、塑膠泡沫等16個品類。

  漁民出海時既捕魚又“捕垃圾”,成為綠色環保的“海洋清道夫”,讓海洋垃圾上岸並有了“新歸宿”,不斷演繹著新“漁夫與海”的故事。對此,昌化鎮鎮長岑選鋒深有體會,“越來越多漁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改變,他們都在盡自己所能愛護海洋環境。”

  近年來,海南在扎實開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方面取得積極成效,通過多方聯動加強污染防治,推動船舶污染防治、海水養殖污染治理得到強化,並著力減少入海河流污染輸入、規范入海排污口管理、推動重點海域入海污染物總量控制、創新推進海上環衛制度等,從而不斷減少海洋污染。

  同時,採取係統措施,通過推動生態保護修復、提升海洋環境風險應急能力、完善海洋生態環境監管體制機制、探索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管理新路徑等,多措並舉守護“美麗海灣”和“美麗海洋”。2021年,海南近岸海域水質持續為優,近岸海域優良水質(一類、二類)面積比例為99.77%。

  深藍

  發展海洋科技

  崖州灣畔,萬米深海探測從這裏起航。

  “當時乘坐‘奮鬥者’號下潛時,全程幾乎如同黑夜;而一旦坐底,開燈瞬間從舷窗向外看,魚蝦等生物遊來遊去,燈光照過的海水,呈現漸變的藍色,美麗而夢幻。”

  馬利亞納海溝最深處超10900米,曾經被認為是海洋科考的“禁區”。2021年8月至10月,“探索一號”科考船第21個科考航次首個航段,搭載“奮鬥者”號再次來到這裏,在萬米深海徵途上留下足跡。該科考航次項目助理蔡珊雅永遠不會忘記這段經歷,“所有的困難,都不會阻擋我們對深海的向往。”

  自“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實現常規科考應用以來,已完成21次萬米下潛,將國內9家單位的27名科學家送達海洋最深處,見證了我國科考人對深海極限的挑戰。目前,我國萬米深潛次數和人數居世界首位,推動深海科考領域“從進入到探測到開發”的跨越。

  從淺海到深海,是建設海洋強國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向海洋進軍的必經之路。

  這條路,海南“護航”——三亞崖州灣距離1000米水深海域僅128公里,距離2000米水深海域僅260公里,科考船可在當天往返。

  深海科技城,正在崖州灣畔拔地而起。該科技城聚焦深海主題,構建産、學、研深度融合的國際化産業生態體係,推動深海裝備、海洋能源、海洋生命科學、海洋牧場、海洋公共服務等領域科技創新及産業發展。

  目前,海南省深海技術實驗室已投入運作,以深海科技創新公共平臺、南海地質科技創新基地、海南省深海技術實驗室等平臺為主體,推動國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平臺建設,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部、中船集團等有關深海科技機構也陸續落戶。“探索一號”“探索二號”“奮鬥者”號、“深海勇士”號、超大型壓力艙等深海裝備也入駐三亞。

  一米又一米、一步又一步……海南成為我國深海科技力量主要聚集地,為國家深海戰略和海洋強國建設提供重要戰略服務保障。

  從“淺藍”到“蔚藍”,再到“深藍”,海南用“漸變藍”,推進海洋強省、助力海洋強國。(記者 陳雪怡)

[責任編輯: 張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9112872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