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二日,在海南省數據大廳,工作人員展示海易辦平台目標和設計思路圖。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原題:運用大數據技術,我省創新推出自貿港一站式綜合服務平台
“海易辦”讓辦事更容易
“我們公司近日獲得了政府‘藥物研發券’950萬元的研發獎勵資金,是在‘海易兌’頁面上直接用手機申報的,太方便了!”海南海靈化學制藥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李一青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這筆錢對企業來説太重要了,特別是在疫情特殊時期更是一場“及時雨”。
企業通過“海易辦”平台進入海南省惠企政策兌現系統——“海易兌”不見面提交申報,政府部門在後端即可進行審批,提升了惠企政策直達企業的透明度和公平性,大幅壓縮了申報過程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企業領取政府補貼的獲得感、幸福感也明顯增強。
這是近年來海南通過大數據方便企業群眾辦事的一個縮影。
2018年4月1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到省政務數據中心(現海南省數據大廳)考察時,強調要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渠道、輔助決策施政、方便群眾辦事,做到心中有數。
4年來,海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囑託,穩步推進信息化建設工作,特別是圍繞服務保障自貿港建設需求,強力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着力打造面向群眾、企業辦事服務的移動政務公共服務平台——海易辦。
從當初為服務疫情防控工作而推出的“海南健康碼”,延伸擴展成如今的自貿港一站式綜合服務平台,“海易辦”的創新發展,描繪出海南信息化建設的新畫卷,用一連串數字詮釋了自貿港建設背景下海南用大數據手段服務民生和經濟的成果。
418項,這是“海易辦”平台上線的高頻服務事項。2021年底,家住琼中的王婧通過“海易辦”成功申領了失業保險金,她説,有了“海易辦”,群眾辦事方便多了,以前要帶各種材料到人力資源部門申請,要等20個工作日才能辦結,現在縮減了一半時間,而且手機上就可以填報。
通過大數據賦能業務協同、流程再造,“海易辦”平台已完成“出生醫學證明辦理”等38個事項的系統改造和上線應用,大幅縮減了填報內容和承諾辦理時限。
3300萬,是海南健康碼的總註冊用戶。經過兩年的不斷優化升級,海南健康碼如今已集成了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核酸抗體信息、疫苗接種預約、查詢等功能,並推出海南“金色健康碼”,完成全部疫苗接種的用戶,其健康碼會“鑲金邊”,完成部分疫苗接種或沒有接種的用戶,其健康碼會彈出疫苗接種溫馨提醒,讓群眾感受防疫溫度。
同時,依託“海易辦”平台創新升級的海南“健康易通”智能防疫終端,更讓防疫“有跡可循”。截至3月底,“健康易通”在海南部署總數超300&,累計完成健康核驗超500萬人次,充分發揮數字政府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
2000萬元,是“海易辦”發放數字人民幣紅包的總金額。2021年12月,海口市民楊亮在“海易辦”上參加了數字人民幣紅包活動,抽中了200元數字人民幣紅包,成為全省10萬個“幸運兒”之一,通過“海易辦”,更多的海南人感受到了數字人民幣的活力。
1214萬張,是海南累計發放的離島免稅優惠券數量。為持續活躍離島免稅市場,“海易辦”上線“離島免稅專區”,全年開展離島免稅消費券發放活動,並提供離島免稅返島自提身份核驗和免稅品郵寄物流查詢功能,為島內外游客提供更多離島免稅優質服務。“在你們平台領券後再消費,我用很實在的價格買到了喜歡的粉底液,我還把這個優惠信息告訴了很多朋友。”游客陳女士在消費體驗後,開心地在“海易辦”微信後&留言。
15萬,這是通過“海易辦”完成學位申請的總人數。從線下的反復奔走,到實現“線上申請、線上審核、線上發放錄取通知書”,“海易辦”僅用2分鐘即可幫助一名適齡孩子完成入學申請。對這一點,學生家長王宇浩深有體會,他告訴記者,現在通過“海易辦”,填好孩子和家長的名字,以及住房信息就可順利報名,“再也不用專門為孩子入學的事請假奔走,我們家長不知有多高興!”
下一步,省政府數字化轉型工作專班一網通辦組將持續推進“海易辦”平台服務能力提升,豐富各類服務應用場景,重點推廣“掃碼亮證”服務,着力打造實名認證、實人核驗、實證共享的服務模式,以及“跨省通辦”“無感通辦”等便捷服務,為海南自貿港用戶提供可信、智能和便捷的辦事生活服務,不斷提升政府治理和服務水平,改善營商環境,讓人民生活更美好。(記者 邵長春 通訊員 肖亞梅 徐應詩)
| 手機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