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在行動|芯片育種 “樓房養殖”助力羅非魚走向大市場

2022-03-11 14:55   來源: 新華網


海南寶路水産科技有限公司孵化室現場擺放的羅非魚選育芯片。新華網 王雯君 攝


技術員正用注射器將選育芯片注射進羅非魚體內。新華網 王雯君 攝

  新華網海口3月11日電(王雯君、唐慧)近日,在海南寶路水産科技有限公司馬裊苗種基地的孵化室裏,技術員正拿起一個藍色的注射器,將一個米粒大小的圓柱體注射進羅非魚體內。

  “這就是羅非魚選育芯片,相當於它的身份證,每條魚都有一個編碼。”海南寶路水産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員陳家海向新華網編輯介紹,芯片上的編碼會準確記錄每條羅非魚的信息,如體重、年齡、家係等等,通過連接電腦終端,可實現大數據育種,尤其是在避免近親繁殖、防止品種退化上起到關鍵作用。


孵化室內的孵化設備。新華網 王雯君 攝


海南寶路水産科技有限公司臨高分公司總經理楊忠接受媒體採訪。新華網 王雯君 攝

  海南寶路水産科技有限公司臨高分公司總經理楊忠介紹,海南寶路水産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羅非魚選育及制種、繁殖、魚苗培育和銷售為一體的羅非魚生産企業。17年來,採用工廠化養殖模式,每年投入300至400萬元資金進行育種育苗,目前年産羅非魚魚苗超過10億尾,年産值超1.5億元。

  “工廠化孵化比種魚的自然孵化産量更高,品質更好。”楊忠説,通過運用網箱恒溫養殖種魚的技術,實現種魚一年四季都可産卵繁殖,魚苗産量大大提高。


海南寶路水産科技有限公司繁育的羅非魚。新華網 王雯君 攝

  新華網編輯看到,在網箱養殖基地的另一側,一排排混凝土澆築的廠房已初步完工,很快就能投入使用。楊忠&&,技術的革新,能夠讓種魚繁育的産能不斷增長,但所需成本也隨之提高。“目前我們獲得了海南省水産種質資源廠建設項目的扶持,同時臨高縣委縣政府也幫助我們成立了種業産業園,這一系列幫扶工作解決了資金問題,讓我們有機會推動水産養殖向陸地走,實現‘樓房養殖’。”楊忠説,經過實驗,“樓房養殖”至少能夠提高10倍的産能,這將大量節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

  新華網編輯在現場了解到,海南寶路水産科技有限公司臨高分公司一線工人都是本地村民,月收入可達到5000元,“我們共吸納了臨高周邊村民100多人進入公司各個部門工作,這其中也包括脫貧戶40人。”楊忠告訴新華網編輯,自公司成立以來,在堅持發展的同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主動融入當地,積極為本地百姓提供就業崗位,使他們能通過自己的勞動增加家庭收入,為鄉村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了企業力量。

  據楊忠介紹,下一步,企業將以綠色漁業發展為方向,以科技創新為動力,調結構、轉方式,發展生態漁業、智能漁業、信息漁業,加快漁業轉型升級,促進漁農增收,帶動更多漁農加入進來,讓寶路水産成為臨高縣水産企業的標杆,甚至成為整個海南水産企業的標杆。

[責任編輯: 韓昊辰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911284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