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雙減”讓教育回歸本真

2022-03-07 08:25   來源: 海南日報


海口一名學生在教練的指導下學習滑雪。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實習生 張芷毓 攝

  報告原文

  促進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依據常住人口規模配置教育資源,保障適齡兒童就近入學。繼續做好義務教育階段減負工作。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

  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教育“民生清單”中,“繼續做好義務教育階段減負工作”讓人眼前一亮,作為過去一年教育“雙減”政策的延續方向,這項內容再次引發了關注和熱議。

  三亞市民張麗平真切地感受到,“雙減”就像一位“魔法師”,給她和女兒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改變:孩子的書包越來越輕,不用在各個校外培訓班“趕場”,孩子肩上的負擔輕了、臉上的笑容多了,自己的教育焦慮也正逐步“退燒”。以她女兒所就讀的三亞市實驗小學為例,“雙減”實施以來,孩子的作業和考試減少,學校不斷在加強課堂和作業設計上下功夫。

  “不同以往的‘寫寫寫’,如今學校佈置的寒假作業在鞏固學科知識的基礎上,更側重實踐性,看起來好像是在‘玩’,其實孩子在完成過程中進一步提升了思維、動手和表達等能力。”張麗平説,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相信家長的教育焦慮也將獲得有效紓解,教育生態及育人環境也必然會更加健康、和諧。

  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教育“關鍵詞”,同樣令我省廣大教師振奮。

  “我們要通過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服務水平,讓學生學習回歸校園,推動教育回歸本質。”3月6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思源實驗學校(小學部)教師鄭名慧認為,“雙減”的背後實則是教育的提質增效,要做到“減負不減質,減負不減責”。

  “雙減”之一就是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對於學生的作業管理,保亭思源實驗學校通過“四個強化”來落實:強化作業總量控制,建立作業公示;強化作業提升,鼓勵佈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個性化作業;強化學生習慣養成;強化教師責任落實,提高作業管理效率。“這不僅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也提高了教師課堂教學效率。”鄭名慧欣喜地告訴記者,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繼續做好義務教育階段減負工作”,讓自己看到了國家對教育改革的決心和力度。

  在2021年秋季學期裏,保亭思源實驗學校的孩子們迎來了豐富多彩的體育、藝術、書法、圍棋、象棋、閱讀等課後服務興趣班。教師利用課後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差補缺輔導和答疑。

  和保亭思源實驗學校一樣,全省還有許多中小學也正積極推行義務教育課後服務“5+2”模式,通過“社團活動+作業輔導”模式落實“雙減”。從去年啟動“雙減”工作以來,海南爭做“雙減”優等生,採取有力措施協同推進教育質量提升和陽光快樂教育,各項監測指標均排在全國前列。

  作為一名投身鄉村振興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海南師範大學駐陵水黎族自治縣提蒙鄉遠景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劉榮對於“雙減”工作也有深刻的體會和感想。

  在剛剛過去的寒假中,遠景村鄉村振興工作隊和村委會共同舉辦了“素質拓展冬令營”,科學知識講堂、農事生産體驗、民俗節日教育等冬令營項目讓鄉村孩子們的寒假生活過得更加充實、有意義。

  “在落實‘雙減’工作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培養孩子們的‘農業生産學習力’。”劉榮&&,農業生産過程中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很多,鄉村和城市的中小學都可以開展相應的素質教育提升課堂,適當增加農業經濟、農村現代化和勞動技能的相應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對接服務自貿港農業現代化産業發展。(記者 王迎春 徐慧玲)

[責任編輯: 張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844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