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博後村:小康之後再出發

2022-01-18 08:22   來源: 海南日報


一月十七日,俯瞰三亞博後村。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原題:牢記“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殷切囑托,鄉村振興激發出新動力

  三亞博後村:小康之後再出發

  1月17日下午,幾名拉著行李箱的遊客來到三亞市博後村,準備入住“藍雅居”民宿。他們剛到村口,民宿老板蘇越軍就笑呵呵地迎了上來,一邊打招呼,一邊接過行李,領著大家朝自家民宿走去。

  2017年,“藍雅居”民宿開業迎客,是博後村最早營業的民宿之一。5年裏,依靠這家小小的民宿,蘇越軍的生活越過越好。翻開2021年收入賬本,20余萬元的總收入讓蘇越軍夫妻倆眉歡眼笑。他們裝修了房子,購買了大電視、新沙發,小家被裝點得溫馨舒適。

  博後村也實現了從貧困黎村到富美鄉村的蝶變。以前,這裏污水橫流、畜便滿地,村民依靠種田、外出打工過著緊巴巴的生活;如今,這裏道路整潔,民宿林立,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創業,過上美滋滋的生活。

  博後村蝶變的秘訣,可以從哎岬湖旁那塊大石頭上找到。“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201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博後村考察,給鄉親們留下了這一深情囑托,一直鼓舞和激勵著當地的幹部群眾。

  9年來,博後村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大力促進農旅融合,村子越來越美,村民開起了民宿、餐廳、超市、水果攤等,年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2017年7000多元增加至2021年2.81萬元,日子越過越紅火。

  臨近春節,博後村主幹道旁的樹木挂上了紅紅的燈籠,喜慶的氛圍日漸濃厚。相比以前,這裏的業態更豐富了:不少連鎖餐廳開進了村裏,風味也更多元,既有海南菜、湘菜、粵菜等中式美味,也有牛排、漢堡等西式美食;用麵包車改造的咖啡屋,不僅能提供各式咖啡,還是能拍出美照的取景地;民宿不只是睡覺的地方,還能品嘗美食、唱歌、開展團建活動……

  改變的還有村民的精神風貌。如今的他們,思想更開放,人更有自信,幹勁也更足了。即使民宿生意不錯,蘇悅軍還是深感不足,他利用休息時間參觀村裏村外新開的民宿,學習先進的設計理念和管理經驗,並做好筆記。

  “藍雅居”的裝修風格,就是蘇越軍自己琢磨出來的。在他看來,本地人開的民宿要有當地特色,故而堅持設計成黎族風格。但這並不意味著老土、呆板,蘇越軍在裝修過程中融入了年輕人喜歡的元素,比如色彩豐富、風情濃鬱的取景點,供大家拍照打卡。

  同樣經營民宿的村民黃春榮自學了電腦技術,主動跟網絡平臺合作,請來專業人員教她提高民宿的曝光率,“以前是靠力氣糊口,現在要靠頭腦過上好生活。”

  去年,博後村開啟了夜遊鄉村模式,開設1公里長的夜市。每到傍晚,村民們紛紛出攤,全國各地美食悉數登場,煙火味十足。在村民胡遠南家,每個人發揮所長,她和媽媽出攤賣水果,兩位哥哥出攤賣燒烤,旺季一天能有好幾千元收入,共同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博後村的蝶變之路,是我省鄉村立足資源稟賦,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縮影。如今,一幅幅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美好畫卷正在瓊島徐徐展開。(記者 李艷玫)

[責任編輯: 王雯君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827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