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防洪安全網 守護百姓平安夢

2022-01-09 09:05   來源: 海南日報

  原題:我省建設防洪工程體系、完善防汛管理體系、打造智慧防禦&&、開展河湖綜合治理

  築牢防洪安全網 守護百姓平安夢

  海南降水豐富,颱風天氣相對較頻繁,洪澇災害防治是一項重要工作。海南日報記者1月8日從省水務廳獲悉,“六水共治”中把防洪水作為一項重要的治水任務,我省水務部門通過加快建設防洪工程體系、完善防汛管理體系、打造智慧防禦&&、開展河湖綜合治理等措施,全面築牢防洪安全網,守護百姓平安夢。

  目前我省初步建成了以水庫調蓄為主,堤防、水閘為輔的防洪工程體系。全省1105座水庫,其中有50座水庫有閘可進行防洪調度,其餘水庫可自動溢流,水庫蓄泄兼籌,確保生活、生産、生態用水,兼具防洪、發電等功能。

  三防工作重在防禦管理,我省建立了省、市、縣、鄉、村水旱災害防禦機構,層層壓實責任,各項防禦搶險等專項預案相應&&,並成立防汛專業搶險隊伍,保持常態化演練培訓,確保洪澇災害防禦工作落實到位。

  我省還加快推進水旱災害風險普查,強化山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開展群測群防體系建設,提高水旱災害監測預警水平。隨著科技進步,我省還依託智慧水網信息&&,對水庫、水閘等防洪工程運行管護、風險隱患管理、洪水及水資源調度,提供數據化、可視化、智能化的汛旱情識別、管控和處置決策支撐。

  此外,隨著社會公眾對水生態環境重要性認識的提高,市縣政府對河道綜合整治管理日益趨向常態化,河湖“四亂”清理、河湖流域生態修復和科學規劃開發也逐步完善,進一步築牢了防洪防線。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繼續統籌區域流域綜合系統水災害治理,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洪澇災害防治問題,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近年來,我省水務部門系統貫徹“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的防災減災救災新理念,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錨定“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衝擊”目標,著力解決洪澇災害防治問題,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防洪工程體系、防汛管理體系,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整治,洪澇災害防治問題取得初步成效。(記者孫慧)

  目前我省防洪工作推進成效

  1

  加強工程防禦體系建設

  全省建有水庫1105座 大型10座 中型76座 小型1019座

  其中

  有閘可進行防洪調度的大中型水庫50座

  其餘水庫均為自動溢流

  全省建有達標堤防375.2公里

  其中 江河堤防246.64公里

  海堤127.45公里、圍堤1.11公里

  城市及重點城鎮的主城區基本建成

  可抵禦10年至50年一遇洪水的防洪堤

  2

  全面建立防汛管理體系

  建立組織體系

  建立了省、市、縣、鄉、村水旱災害防禦機構,

  負責統籌屬地水旱災害防禦工作

  建立責任體系

  實行水旱災害防禦行政首長負責制,

  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

  每座水庫配有行政、技術、巡查“三個責任人”,

  建立了責任人公示、常態化培訓、責任狀簽訂等管理機制

  建立預案體系

  制定水庫防洪度汛預案、水庫大壩應急搶險預案、水庫調度運用方案等專項預案

  建立山洪災害防禦“預警到鄉、預案到村、責任到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工作機制

  建立應急體系

  松濤灌區管理局組建防汛專業搶險隊,並開展常態化演練培訓

  3

  綜合治理河湖築牢防洪防線

  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範化

  2021年

  我省共發現河湖“四亂”問題1407個

  其中

  水利部暗訪發現的河湖“四亂”問題5個

  省級排查發現的河湖“四亂”問題269個

  市縣自查發現的河湖“四亂”問題1133個

  截至去年12月底,已整改完成1399個

  清理非法佔用河道岸線292.6公里

  清理非法採砂點271個

  打擊非法採砂船隻104艘

  清理建築和生活垃圾22688.9噸

  拆除違法建築15256.3平方米

  清除

  圍堤14.74公里 非法林地230平方米

  非法網箱養殖2070平方米 違規種植大棚480平方米

  夯實河湖管理基礎工作

  根據水利部工作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關於河湖長制工作的統一部署,我省持續推進河流管理範圍劃定和重要河流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全省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名錄內(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197條河流管理範圍劃定工作

  海口、三亞、文昌、澄邁、臨高、東方、瓊中、白沙等8個市縣和洋浦經濟開發區,已完成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的管理範圍劃定工作

  海口、三亞、文昌、瓊海、陵水、定安、屯昌、澄邁、臨高、東方、樂東、瓊中、白沙等13個市縣和洋浦經濟開發區,已完成流域面積500平方公里以上重要河流的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工作

  下一步推進工作計劃

  1

  完善防洪工程體系

  構建抵禦水旱災害防線

  加快流域控制性樞紐工程建設

  以提高流域洪水整體調控能力為目標,加快推進對提高流域和重點區域洪水調控能力有重要作用的邁灣、天角潭、南渡江龍塘大壩改造工程建設,開工建設昌化江水資源配置工程,增強流域控制性樞紐工程洪水調蓄能力

  實施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

  建立健全水庫水閘常態化安全鑒定、除險加固機制。加快推進現有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2022年計劃開工建設49座病險水庫和重點水閘除險加固工程,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工程安全長效運行,提升水庫防洪能力

  提高河道行洪及堤防防禦能力

  進一步完善三大江河防洪體系及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重點河流防洪防潮整治,加快三大江河綜合治理,保持河道暢通,提高泄洪能力。

  繼續實施中小河流和山洪溝治理,補齊防洪任務重且存在安全隱患的鄉鎮、農村段突出短板。

  到2025年

  各市縣城市防洪達標率達到70%以上

  海口、三亞重點區域防洪標準達到50年一遇以上

  主要城鎮防洪標準達到10年至20年一遇

  2

  完善防汛管理體系

  提升水旱災害防禦能力

  提升流域系統防洪及水工程聯合調度水平

  完善流域防洪調度指揮體系,強化流域防洪統一調度,堅持興利服從防洪、電調服從水調,統籌防洪、生態、供水、灌溉、發電等需求,強化區域協同,統籌運用河道及水庫、堤防等各類水利工程,綜合採取“攔、蓄、排”等措施,充分發揮水工程體系減災效益,按照系統、統籌、科學、安全原則,以流域為單元科學精細調度水工程,充分發揮防洪工程體系整體優勢

  加強山洪災害防治

  強化山洪災害監測預報預警,開展重點集鎮、城鎮補充調查評價、動態預警指標分析、危險區動態管理,優化自動監測站網布局

  指導實施群測群防體系建設,在中部市縣等重點防治區加強監測預警。完善省級監測預報預警&&,規範預警信息發布,暢通預警信息“最後一公里”

  提高水旱災害監測預警水平

  積極推進測雨雷達試點建設及應用,實現超高時空分辨率短臨暴雨預警,加強降雨預報

  編制全省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預案及修編應急響應規程,科學設置應急響應條件,量化響應啟動標準

  加快推進水旱災害風險普查

  摸清全省水旱災害風險隱患底數,查明重點區域防洪排澇抗旱能力,客觀認識全省防洪排澇綜合水平,為有效開展水旱災害風險防治,提供信息保障和決策支撐

  3

  打造智慧防禦&&

  強化預報預警預演預案能力

  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數字賦能、提升能力”需求,推進智慧水網二期建設,提升防洪預報、預警能力,完善預演功能,為科學制定預案提供依據。利用智慧水網信息&&對水庫、水閘等防洪工程運行管護、風險隱患管理、洪水及水資源調度,提供數據化、可視化、智能化的汛旱情識別、管控和處置決策支撐

  4

  河道綜合治理監管工作趨向常態化

  持續常態化規範化開展河湖“清四亂”工作,豐富完善河湖監管手段,提升河湖監管效能。完成農村河湖管理範圍劃定、重要河湖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編制。完善河長制管理信息系統,定期向各級河長推送河湖管理動態,實現河湖信息化動態管理。壓實各級河長責任,逐級強化監管,對未按管理要求落實的市縣級河長湖長,省河長辦將及時向省級總河湖長匯報,並積極督促指導市縣政府落實河湖長主體責任,必要時通報約談問責相關河長

  數據整理/海南日報記者 孫慧

  製圖/張昕

[責任編輯: 王雯君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8245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