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168964棉花”被列入農作物十大優異種質資源

2021-12-17 08:30   來源: 海南日報


“永興168964棉花”的花朵。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劉國道在三沙市永興島採集“永興168964棉花”。

  原題:“永興168964棉花”被列入全國農作物十大優異種質資源

  古老的棉種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

  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是,20世紀70年代初,袁隆平團隊在海南野生稻裏發現了一株不育株,經過持續的共同攻關努力,成功選育出雜交水稻,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日前,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將在海南省三沙市永興島發現的“永興168964棉花”列入全國農作物十大優異種質資源。

  “永興168964棉花”是怎麼被發現的?又如何躋身全國農作物優異種質資源“十強”?它的發現,對我國棉花種質資源的研究和利用有哪些重要意義?還將為棉花種業發展“孕育”哪些新的可能?

  兩次乘風破浪

  發現對研究作物馴化歷史具有重要價值的棉花資源

  “來之不易,十分珍貴!”12月9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中國熱科院)副院長劉國道拿着“永興168964棉花”標本向海南日報記者笑着介紹,“永興168964棉花”生長在三沙市永興島上,植株個頭有1.2米到1.4米,開乳黃色的花,棉鈴小,結出的棉花纖維短。經過野外鑒定,“永興168964棉花”為“多年生陸地棉半野生棉”。

  這是今年2月,劉國道和中國熱科院研究員王祝年、副研究員楊虎彪等人赴三沙執行科考任務時的重要收穫。

  “我們發現栽培棉花的近緣野生資源,正值花果期,考察團隊非常重視,立刻採集足量入庫的種質和多份標本,將清選、製備後的種質和臘葉標本送交國家棉花種質資源中期庫(河南安陽),備份材料保存於國家熱帶植物種質資源庫(海南儋州)。”劉國道介紹。

  此次收集“永興168964棉花”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早在去年9月,中國熱科院科考團隊接到相關科考任務後便前往三沙。當時,島周邊風浪較大,為期7天的科考中,第三天他們就遇到了大浪。

  “大浪比人還高,我們一行7人在小船上,被一個大浪撲打過來,全部落水。”回憶起來,劉國道仍然心有餘悸。所幸科研人員常年在外科考,野外應急求生的經驗還算豐富,一行人也都比較熟悉水性,於是大家第一時間手拉着手,圍成一圈。茫茫&&&,腳底下的礁石成為他們唯一的依靠。

  “我們艱難地用腳踩在礁石上,使勁游出不到1米的距離,緊接着又來了一個大浪,把我們打出10多米遠。”劉國道説,那種在&&&一望無際、腳不着地的無力感,讓人恐懼。

  值得慶幸的是,兩個大浪過去後,海面恢復了平靜。

  30分鐘後,經過漫長和不安的等待,他們得到救援並成功上岸。科考人員這才發現,大家的腳底全部磨出了血,鞋子、手機、平板電腦等隨身物品都已被大浪卷走……

  這一次驚險的科考,並沒有收集到合適的種質資源。儘管如此,團隊並沒有放棄,於今年2月再次來到三沙。

  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次,科考團隊有了全新的發現。“島嶼資源作物十分珍稀,我們發現‘永興168964棉花’時異常興奮!”楊虎彪介紹,採集到資源後,團隊第一時間帶回船上進行烘乾,製作成標本,對其生長所在地的氣候、地理位置等進行詳細、準確地記錄。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錢前認為,“永興168964棉花”,是對研究作物馴化歷史具有重要價值的棉花資源。經初步研究判定,“永興168964棉花”可追溯到數百年前地理大發現時代或更加古老的年代,它的基因組、染色體構成,與美洲地方種、現代栽培種均有較大的遺傳分化,這對深入了解陸地棉的馴化歷史和拓展遺傳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棉花四倍體種有海島棉和陸地棉,在我們國家發現了多年生陸地棉半野生種,這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錢前説。

  一場科研接力

  育種專家將開展棉花的抗鹽鹼基因研究

  “普查收集是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工作的第一步,最終目的還是要再利用。”劉國道&&,發現“永興168964棉花”和發現其他種質資源一樣,得益於科研工作者的“火眼金睛”,“但是,由於中國熱科院不開展棉花研究,因此,我們就讓資源到最能發揮它作用的地方去,將兩份標本贈送給中國農業科學院。”

  事實上,2015年3月,一個偶然的機會,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品種資源研究室主任杜雄明,也在三沙市永興島上發現了自然生長、長勢旺盛的棉花,後來被編號為“永興168964棉花”。

  “前段時間,我們收到中國熱科院贈送的標本和種子,為我們充實了重要的科研種源和素材。”杜雄明説,早前,他們將發現的這種棉花稱為“蓬蓬棉”。通過與採自海南省東方市以及廣東省湛江市硇洲島的蓬蓬棉材料進行實驗對比,他們發現了海南永興島上蓬蓬棉的獨特性。

  “蓬蓬棉可能起源於墨西哥海岸,通過北赤道洋流擴散漂流至此,在海南多地常年自然生長,與現有棉花品種、中國西南部的退化陸地棉、中美洲的陸地棉半野生種係之間,存在着廣泛的遺傳分化。”杜雄明説。

  據介紹,陸地棉是世界上栽培最廣的棉花品種。目前,公認的7個陸地棉半野生棉均分佈在中美洲地區。“永興168964棉花”是多年生陸地棉半野生棉,常見於我國南方的多個海島,其在當地四季都開花,也被稱作“四季棉”。

  “目前我們正在從基因組變異角度研究蓬蓬棉的起源問題。”杜雄明&&,今年團隊剛在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遺傳學學報》)上發表名為《從基因組學角度解析一個被遺忘的陸地棉種係蓬蓬棉的遺傳分化和適應潛能》的論文,專門研究蓬蓬棉原始棉種對世界棉花栽培棉起源的影響,蓬蓬棉的再發現,有可能改寫中國棉花演化歷史。

  棉花育種專家為何如此青睞“永興168964棉花”?杜雄明説,種植棉花的土壤受到鹽脅迫後,會導致棉花産量嚴重下降,但“永興168964棉花”能長期生活在高鹽的海島上,説明它可能有抗鹽鹼基因。目前團隊已將採集來的“永興168964棉花”種子放在三亞繁育,期待它能為培育出抗鹽鹼的棉花新品種作出貢獻。(記者 傅人意)

[責任編輯: 張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8112817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