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看海南|琼中:黎母山下産業興 發展之基再夯實

2021-11-25 15:14   來源: 新華網


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鎮無土栽培菜籃子基地裏工作的農戶。新華網發(張帆 攝)

  清晨4時起床,來到距家3、4公里的大棚,向無土栽培的盆栽蔬菜裏添加營養液,晚上12時再來到棚裏觀察蔬菜的“冒水”情況,這是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母山鎮腰子村村民謝兆幹的日常。雖然忙碌,但謝兆幹覺得充實有幹勁兒。

  黎母山鎮無土栽培菜籃子基地,位於琼中黎母山鎮大豐農場,主要經營上海青、黃白、黑葉白等七個品種的蔬菜無土栽培産業,基地總面積400畝,大棚面積300畝,年産量可達450萬斤,截止到2021年9月,銷售收入達810萬元。

  為了推進産業發展,基地以公司為平台,吸納政府扶持資金,以大豐農場總基地為依託,採取“公司+基地+脫貧戶”“公司+基地+村集體”的模式,實行保底分成,不論盈虧,公司每年按照吸納資金不低於6.5%進行分成。公司2019年和2020年共吸納扶貧資金492.05萬元,帶動貧困戶273戶1149人,同時帶動腰仔村委會、新林村委會、南利村委會等6個村的集體經濟,截至目前已發放分成54.49萬元。


基地負責人林叢向“鄉村振興看海南”央媒自貿港行記者編輯團講解基地相關情況。新華網發(張帆 攝)

  在基地裏接受了兩個月培訓的謝兆幹,現在能對相關專業水培知識侃侃而談。當被問及這份工作帶給他生活怎樣的變化時,他露出樸實的笑容:“我們是種田務農的,能學到這些有意思,又能錢賺,現在每個月工資三千元,年底還能分紅。”

  公司發展的同時,通過吸收農戶到合作社務工,為其提供就業崗位,切實解決就業增收問題。

  黎母山鎮無土栽培菜籃子基地2020年被批准為琼中縣保供穩價常年蔬菜菜籃子基地。基地利用黎母山得天獨厚的高山冷泉水為核心,種植出綠色健康、營養豐富的水培蔬菜,既堅持打造生態農業品牌,帶動當地百姓參與,又紮實推進平價菜保供惠民行動,有效促進全縣“菜籃子”産品價格穩定。


基地內鬱鬱蔥蔥、青翠欲滴的蔬菜。新華網發(張帆 攝)

  同樣“喝”着黎母山泉水長大的還有母山咖啡,在大豐咖啡種植基地裏,海南農墾熱作産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豫向“鄉村振興看海南”央媒自貿港行記者編輯團講解:“一般咖啡葉都是直的,但我們眼前的‘大豐1號’品種是捲曲的,可不是乾癟成這樣的,你看,它的果實多飽滿。”

  近年來,海墾熱作産業集團積極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精準實施産業扶貧,為當地貧困戶提供了免費領取種苗、學習種植技術、專人指導管理以及保底收購等保障,穩紮穩打發展咖啡種植産業。


海南農墾熱作産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豫(中)介紹“大豐1號”咖啡品種。新華網發(張帆 攝)

  在“統分結合、共同參與、共擔風險、共享利益、共建共贏” 的管理模式下,保證前端咖啡種植收益,大豐咖啡種植基地再讓出部分利潤給周邊的貧困職工,由職工管理咖啡種植端,基地提供技術支持和技術服務,收購咖啡鮮果,解決職工技術難題和銷路難題。2020年帶動貧困戶489戶,扶貧分紅25.6萬元。

  伴隨着一陣溫暖香醇的咖啡香氣,在大豐農場土生土長的“農墾二代”馬徵宇回憶起來:“80年代我讀小學時,它還叫‘琼豐’咖啡,當時我父親炒咖啡都是用大鐵鍋,如今設備更新,烘焙要求更高,咖啡品質更穩定,一切都越來越好。”


豐咖啡種植基地碩果纍纍。新華網發(張帆 攝)

  “母山咖啡”成為琼中黎母山地區有名的扶貧産品,海墾熱作産業集團成為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承載着當地群眾的美好期盼,陪伴着人民群眾奔赴未來振興路。李豫説:“都説鄉村振興,就是得有從鄉村出來的企業,對農業産業化發揮作用。”


具有黎母山風格包裝的咖啡産品。新華網發(張帆 攝)

  “産業興則民興旺。”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是鄉村産業振興的生力軍,在鄉村産業振興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琼中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黎母山鎮無土栽培菜籃子基地與母山咖啡産業充分發揮好示範帶動作用,惠民益民,增工增收,全力鞏固拓展琼中脫貧攻堅成果,推進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海南自貿港建設貢獻琼中力量。(王雯君 實習生林杏)

[責任編輯: 張瑜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91128098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