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黎花知音”鄉村課堂公益行宛如一陣春風,吹進了昌江黎族自治縣的村莊,用思想的微光照亮鄉村的各個角落。它如同一股清泉,為這片土地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讓文明之花絢爛綻放。

“黎花知音”鄉村課堂公益行授課現場。新華網發(陳晨 攝)
在王下鄉浪論村的廣場上,村民李芳梅正跟隨姐妹們認真學習舞蹈。作為獨自撫養3個孩子的單親媽媽,李芳梅的性格曾經十分內向,一度封閉自己的內心。自從“黎花知音”課堂開課後,她開始與姐妹們一起學習、交流,積極融入舞蹈學習,逐漸變得開朗自信,臉上常挂着笑容。
李芳梅説:“‘黎花知音’的每堂課我都會參加,不僅能學到很多知識,更溫暖了我們的心。雖然我是單親媽媽,但是我很有信心把孩子們培養成才,把日子過得更精彩。”

鄒君指導“黎花知音”學員學習舞蹈。新華網發(鐘玉瑩 攝)
在七叉鎮,村民符麗萍是七叉鎮黎鄉人家農家樂老闆,她騎着車,為客戶送去自家的農家土特産。幾年前,她投身農家樂創業,卻遭遇了不少挑戰和困難,生意一度陷入低谷。但符麗萍沒有氣餒,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參加了“黎花知音”授課活動,這也成為了她生活的轉折點。符麗萍不斷汲取經驗、知識,去年,她的農家樂重新煥發生機。隨着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的開通,游客紛至沓來,農家樂的生意蒸蒸日上,她的生活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符麗萍説:“我每天都過得很充實,老師們帶來的知識和理念,讓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經營農家樂,也讓我有了重新出發的勇氣和動力。現在我對未來充滿了期待,相信日子會越過越好。”

符麗萍為客人上菜。新華網發(鐘玉瑩 攝)
自2023年3月啟動以來,“黎花知音”在昌江黎族自治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邀請了來自文藝、教育、心理、醫療等多個領域的省內外專家學者深入基層,用最貼近村民的語言和方式傳授知識。至今,項目已累計開展超過120堂課,直接受益村民約3500人次,成效顯著。這不僅提升了鄉村群眾的文明素養,更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海南省舞蹈家協會理事、縣文聯副主席鄒君説:“從一開始的羞澀不敢參與,到後來積極互動、主動提問,我就覺得這個項目太有意義了。我們不僅是教會她們跳舞,更是點燃她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從她們眼神中我們看到了真誠、幸福和快樂,深深地打動了我。”
國家一級演員、導演、中國文藝志願者丁柳元説:“我覺得文藝助力精神文明建設,我們更多地要到少數民族地區比較偏遠的地方,因為他們可能就是更少地能夠接觸到我們傳達的這些信息,所以我覺得我們有義務要到更遠更深的地方去。”
下一步,“黎花知音”將繼續深化項目,不斷豐富課程內容,滿足村民需求,引入更多實用有趣的知識領域;同時,拓展項目的覆蓋範圍,讓更多鄉村受益。
“黎花知音”公益行發起人、省文聯一級調研員、省影視家協會主席林青説:“項目不僅僅是對村民知識的傳遞,更多的是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靈魂。用這種聽得懂、看得見、聊得會、學得來的模式,讓村民的素養得到提升,激發她們的內生動力,增強她們建設自己家鄉的激情和自信心,讓昌江鄉村的文化建設、經濟發展有了更加堅實的群眾基礎。”(鐘玉瑩 李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