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相約三亞·逐夢亞沙”第六屆亞洲沙灘運動會(以下簡稱“三亞亞沙會”)新聞發布會在海南海口召開,會上介紹了三亞亞沙會的籌備進展、競賽項目、主辦城市情況及會徽、吉祥物、口號等內容。

據介紹,亞洲沙灘運動會是亞奧理事會主辦的亞洲五大綜合性運動會之一,也是亞洲規模最大的沙灘綜合性運動會,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三亞亞沙會是海南建省以來承辦的首個洲際級別的綜合性沙灘體育運動會,也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後舉辦的首場重大體育賽事活動。
本屆亞沙會將於2026年4月22日至30日在三亞舉行,賽事歷時9天。屆時,預計來自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教練員、政府官員、媒體記者等近萬人將齊聚三亞,共同歡慶這場體育盛會。
據介紹,三亞亞沙會總共設14個競賽大項,15個分項,分別是:游泳(公開水域游泳+水球)、三人籃球、沙灘田徑、沙灘摔跤、龍舟、沙灘足球、沙灘手球、沙灘卡巴迪、柔術、帆船、攀岩、&克球、鐵人三項(游跑兩項)、沙灘排球等。此外,開閉幕式的場館已經建成,競賽場館的施工工作正全速推進中,所有場館預計將於今年底前分批次交付使用。

會上還公布了三亞亞沙會的會徽、吉祥物和口號。據介紹,會徽由太陽光芒、海洋元素和海南元素共同組成。藍、綠、黃、橙等色塊象徵着海南三亞和沙灘運動時尚、開放的特點,色塊疊加成的阿拉伯數字“6”,傳遞着“第六屆”的重要信息。會徽局部分佈着椰樹、海浪等極富三亞特點的自然元素,會徽中的鹿是自由與理性擬人化的表現,既體現三亞作為“鹿城”美麗浪漫的城市特點,也彰顯了開放包容、變革創新的城市特質。

三亞亞沙會吉祥物為“亞亞”,代表“三亞”和“亞洲”,象徵着三亞與亞洲和世界相連,開放融通、命運與共。“亞亞”以海南特有物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坡鹿為原型設計。坡鹿被譽為“琼島精靈”,鹿與“祿”諧音,在中國傳統文化上是一個吉祥的元素。三亞別名“鹿城”,源於黎族美麗的愛情傳説“鹿回頭”,鹿回頭的傳説與坡鹿的形象家喻戶曉,是最能代表三亞區域特徵的識別符號。“亞亞”矯健靈動的姿態,既呼應沙灘運動的活力特質,更展現三亞在新時代昂揚奮進的精神風貌。
三亞亞沙會中文主題口號:“久久不見久久見”,取自海南廣為流傳的民歌《久久不見久久見》的歌詞,文簡意深地表達了海南人民在椰風海韻間的親切歡迎,體現了“人文亞沙”所蘊含的和諧開放、共建共享價值觀。英文主題口號:“See ya in Sanya”。以青春語態創新表達,“see ya”有歡迎之意,“ya”既呼應“亞洲”之“亞”“三亞”之“亞”,也是“you”的口語化表達。中英雙語的共鳴,是三亞作為世界級濱海旅游城市“鏈結亞洲,對話世界”的生動注腳,表達了三亞誠邀亞洲和世界各國人民常來常往、交流互鑒,攜手共創美好未來的良好心願。(林一帆 王夢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