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十一日,一隻黑腹蛇鵜現身海南昌江海尾國家濕地公園。薛美麗 攝
原題:近危物種黑腹蛇鵜現身昌江
係我省首次記錄,在國內極為罕見
7月11日上午,海南昌江海尾國家濕地公園傳來喜訊:1隻被列為近危物種的黑腹蛇鵜現身該公園內。經海南省鳥類記錄中心確認,這是我省首次記錄到該鳥種。
此次黑腹蛇鵜的發現者、濕地公園管理中心副主任薛美麗介紹,黑腹蛇鵜是一種長頸水鳥,外觀類似鸕鶿,主要棲息於淡水湖泊和河流,偶爾出現在紅樹林沼澤和潮汐入口處,偏愛有散落樹木、森林邊緣或植被密集島嶼的水域。目前該水鳥已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物種,在國內極為罕見。
“今天正好在濕地公園開展日常巡護和7月的生態監測,沒想到竟意外發現了它。”薛美麗的語氣裏難掩激動。發現該水鳥後,她第一時間拍了照片,並反饋給海南省鳥類記錄中心。經專家確認,這只鳥正是黑腹蛇鵜。
昌江海尾國家濕地公園是海南重要的鳥類棲息地。目前,該公園共記錄213種鳥類,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9種。(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劉陽秀)
【糾錯】 【責任編輯:張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