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丨織錦成衣 竹木為樂——博物館裏的海南黎族文化-新華網


文化中國行丨織錦成衣 竹木為樂——博物館裏的海南黎族文化

2025-05-18   17:25:20
來源:新華網
字體:

  5月16日在海南五指山拍攝的海南省民族博物館(無人機照片)。

  作為我國最大的黎族聚居區,海南擁有海南省民族博物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陳列館、檳榔谷波隆民俗博物館等一批具有黎族文化特色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充分展示了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黎族原始制陶技藝、黎族竹木樂器、黎族服飾等眾多黎族文化元素。

  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5月16日,游客在位於海南五指山的海南省民族博物館參觀。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5月16日,游客在位於海南五指山的海南省民族博物館觀看黎族竹木樂器。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5月15日,游客在位於海南保亭的檳榔谷波隆民俗博物館觀看黎族獨木舟。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5月15日在位於海南保亭的檳榔谷波隆民俗博物館拍攝的龍被。龍被集黎族紡染織繡工藝之大成,是黎錦中的精品。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5月15日在位於海南保亭的檳榔谷波隆民俗博物館拍攝的龍被。龍被集黎族紡染織繡工藝之大成,是黎錦中的精品。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5月15日在位於海南保亭的檳榔谷波隆民俗博物館拍攝的黎族樹皮衣。樹皮衣由樹皮布製成。黎族樹皮布製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5月15日在位於海南保亭的檳榔谷波隆民俗博物館拍攝的展現黎族人民采收山蘭稻的場景。山蘭稻是黎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篩選出來的適宜乾旱地帶種植的稻種。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5月16日,游客在位於海南五指山的海南省民族博物館觀看黎族制陶工具。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5月12日在位於海南保亭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陳列館拍攝的黎族服飾。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5月16日在位於海南五指山的海南省民族博物館拍攝的黎族藤衣籮。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5月12日在位於海南保亭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陳列館拍攝的織有黎族生活場景圖案的黎錦。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5月16日在位於海南五指山的海南省民族博物館拍攝的黎族骨簪。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5月11日在位於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民族博物館拍攝的“串”字形整經架。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