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儋州灣棲息的候鳥。本組圖片均由海南日報全媒體中心記者 陳元才 攝

在儋州灣棲息的候鳥。本組圖片均由海南日報全媒體中心記者 陳元才 攝

2月10日,夕陽余暉下,儋州市儋州灣蒙上了一層朦朧的粉紅色。灘塗上,勺嘴鷸伸出勺子樣的嘴巴,探入淺水中覓食;幾隻白鷺排成一行立在樹上歇息;手持相機的鳥類愛好者,調好焦距,拍攝下一幅幅水鳥翩翩起飛、水中覓食的美好畫面。
位於儋州市中北部的儋州灣,是由灘塗、紅樹林、海灘等多種濕地類型組成的複合型濱海濕地,是海南重要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是來自全球各地的水鳥自然樂園,每年有數萬隻水鳥不遠千里來到此處越冬、棲息。近日,“任鳥飛儋州灣鳥類監測與巡護”項目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儋州灣全年監測累計記錄到62種水鳥,個體數量超10萬隻次。
2019年以來,在儋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指導和支持下,由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SEE基金會)資助,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等單位負責實施的“任鳥飛儋州灣鳥類監測與巡護”項目已經連續6年在儋州灣開展鳥類監測,為深入了解儋州灣鳥類資源及其變化規律提供了依據。
該項目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儋州灣全年累計記錄到水鳥種類62種,隸屬5目10科,在目級分類水平上,種類最多的是鸻形目物種39種,其次是鵜形目物種11種,雁形目物種7種、鶴形目物種4種,䴙䴘目物種1種。在科級分類水平上,種類最多的是鷸科25種、其次是鷺科9種、鸻科和鴨科均7種。
哪些水鳥是儋州灣的“常客”?青藏沙鸻、鐵嘴沙鸻、白鷺、牛背鷺、池鷺等水鳥最愛常來儋州灣,黑臉琵鷺、彩鹮、勺嘴鷸、小青腳鷸、黑嘴鷗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也頻見身影,尤其是勺嘴鷸、黑臉琵鷺、小青腳鷸等瀕危鳥類,每年的秋冬季節,有眾多鳥類愛好者慕名而來,行走、蹲守在灘塗、水田、紅樹林觀鳥、拍鳥,欣賞這些翩躚於天地間的神奇精靈。
41.14平方公里的儋州灣,哪些地方是水鳥鍾愛的棲息地?根據報告分析顯示,新英灣的灘塗區域、紅樹林保護區周邊的鹽田等食物充足、人為干擾較少的區域鳥類集中密度較高。勺嘴鷸喜歡在新英灘塗、新英鹽田等區域停歇,黑臉琵鷺則喜歡在紅樹林保護區內的灘塗中覓食,偶爾也會飛到保護區外附近濕地活動,而小青腳鷸基本在新英灘塗區域活動。
專家介紹,儋州灣近三年的水鳥監測結果顯示,儘管年度記錄到的水鳥種類數量略有波動,但累計種類數量逐年增加,表明監測工作日益深入,新種類不斷被發現。物種多樣性和均勻度保持穩定,體現了儋州灣生態系統在維持鳥類群落結構方面的強大韌性。同時,鳥類數量呈現明顯遞增趨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儋州灣鳥類棲息地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孫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