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本應是稻穀金黃、瓜果飄香的豐收季節,海南卻遭遇了超強颱風“摩羯”的肆虐。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農田瞬間變成澤國,大棚紛紛倒塌,養殖設備遭受重創……面對如此嚴峻的局面,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強力統籌部署下,省農業農村廳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全力投入到搶險救災和農業生産恢復的緊張工作中。“摩羯”過後,全省人民心手相連,風雨同舟,共同奮力重建美麗家園,期待在廢墟中重新綻放出希望的綠芽。
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何琼妹災後第一時間奔赴文昌指導救災和災後恢復生産。新華網發
迅速響應 全力投入搶險救災與恢復生産
颱風過後,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全面研究部署颱風“摩羯”災後的恢復與重建工作。會議強調,要爭分奪秒、日夜兼程打贏災後恢復這場硬仗。
面對農業恢復生産任務重、時間緊、人手少的嚴峻形勢,省農業農村廳迅速開展“三搶”行動。首要任務是搶修,廳內已累計撥付7119萬元農田管護資金,動員管護團隊與廣大民眾,全力投入到受損農田、大棚、養殖設施及生産設備的修復工作中。其次是搶管,省農業農村廳加大對受災作物的生産管理力度,包括清理熱帶作物受災現場、扶正倒伏作物、補種新苗,加緊無害化處理死亡養殖動物,實施病蟲害防治、施肥及畜禽水産養殖環境的全面消毒和疫病防控,避免大災之後有大疫。組織南菜北供,指導中南部市縣充分利用閒置大棚、撂荒耕地擴大常年蔬菜生産、應種盡種,在基本滿足自給的同時供應北部市縣。緊接其後的還有搶復工,通過分片包乾、物資調配、金融保險支持、用地政策優惠及生産互助等多元化措施,有力推動了受災企業的快速復工復産。
國家水稻體系在澄邁開展水稻回復生産指導工作。新華網發
為確保農業恢復生産工作紮實有效,省農業農村廳針對主要受災産業,&&了“五合一”的恢復生産行動方案,統籌調度人力、物資和資金,派出7支精幹工作隊伍和來自檳榔、胡椒、荔枝、石斑魚、蝦等10個省級産業技術體系的逾百名專家,配調種子、種苗、農藥、農機等物資奔赴災區,積極對接來琼支援農業恢復生産的國家大宗蔬菜體系、糧食體系專家赴受災市縣指導蔬菜和糧食恢復生産指導工作,確保大災後無疫情、大災後不返貧、糧食和重要農産品生産任務順利完成。
對口幫扶 精準施策推進農業快速恢復
在颱風“摩羯”災後復工復産部署會上,省委書記馮飛提出要分區分類、精準施策,受損嚴重市縣要加快復工復産進度,開展農業互幫互助。隨後的農業恢復生産專題會上,馮飛進一步強調,要持續推動跨市縣互助機制,組織受災較輕市縣對受災較重市縣開展幫扶,努力把損失降到最低。
根據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海南省農業農村廳迅速行動,精心組織了一場覆蓋特定市縣的對口幫扶活動,旨在高效完成糧食生産、常年蔬菜復種保供、作物扶正、漁業復産、畜禽無害化處理及環境消毒、動植物疫病防控、農業設施修復等一系列關鍵任務。三亞市、陵水黎族自治縣、琼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等多個市縣積極響應號召,火速馳援海口市、文昌市、澄邁縣、儋州市定安縣、臨高縣等重災區,展開了一場與時間賽跑、與災難鬥爭的恢復重建“戰役”。
三亞幫扶工作隊協調支援文昌物資與人員對文昌雞飼養專業戶進行欄舍修復、養殖環境清理消毒與疫病防控。新華網發
颱風過境,文昌雞産業受到重創,文昌雞舍損毀嚴重。對此,三亞迅速派遣高級科技團隊,並調撥了包括消毒物資、動物防治藥品在內的6批次緊急援助物資,協助無害化處理近30萬頭(只)死亡畜禽,同時幫助企業修復欄舍、清理養殖環境、實施消毒與疫病防控措施,有力推動了産業的恢復與發展。此外,三亞還慷慨捐贈4000公斤水稻種子,為文昌的糧食生産提供堅實支撐。
陵水則組織了21人的專業隊伍,分為水産、清障、畜牧、種植四個小組,深入澄邁縣開展災後農業生産互助。其中,清障組清理了阻礙交通的樹木,確保了道路暢通;種植組則針對災後苗床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問題提供技術指導,助力種植戶逐步恢復生産秩序。
屯昌縣支援美蘭區農業服務隊在大致坡鎮美桐村幫助恢復生産。新華網發
屯昌縣成立支援美蘭區農業服務隊,在美蘭區大致坡鎮美桐村精準開展災後恢復生産支援工作。累計出動人133次、車輛35次,恢復生産道路20余條,清理疏通30多個農田堵塞點,扶正椰子樹120多株,農作物恢復生産面積42畝,清理垃圾223車,幫助困難戶恢復生産10戶。
五指山市農技中心在海口新坡鎮農作物生産基地開展災後技術指導。新華網發
在這場對口幫扶行動中,各市縣緊密協作,提供了豐富的人力、物力和技術支持,為農業生産的快速恢復注入了強大動力。
近期,文昌、澄邁等市縣紛紛向省農業農村廳發來感謝信,對省農業農村廳在颱風災後迅速組織、高效開展幫扶工作&&由衷的感謝。這不僅是對省農業農村廳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海南全省上下一心、共克時艱精神的生動詮釋。
省農業農村廳也對三亞、五指山、東方、萬寧、屯昌、樂東、白沙、陵水、昌江、琼中、保亭等市縣,在災後幫扶工作中的突出表現&&充分肯定,並對所有參與農業恢復生産和災後重建的幹部群眾、軍警官兵、相關部門、院所專家、協會企業等社會各界伸出援手的愛心人士表達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謝。
共克時艱 攜手共築美麗新海南
目前,海南災後重建與農業生産恢復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據統計,全省熱帶作物恢復生産面積已達108.55萬畝,所有52萬畝受災晚稻均已完成排水作業,27個省級熱帶特色高效農業重大項目亦全部實現復工復産,漁業生産邁入正軌。此刻的海南,枝頭新芽吐綠,幼苗茁壯挺立,稻田裏稻穗隨風輕擺,這片熱土正逐步恢復其往日的盎然生機與蓬勃活力。
歷經風雨的考驗,海南人民對於提升農業防災減災能力、推動海南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決心愈發堅定。海南省農業農村廳也深刻汲取此次災害的經驗教訓,全力以赴確保農業穩定增長、農民持續增收。下一步,海南將統籌推進和美鄉村建設,加快農業技術創新步伐,推動農業基礎設施全面升級,為農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來,海南大力支持海南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發展。隨着海南自貿港建設的不斷深入,這一國家戰略為海南農業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強勁的發展動力。如今,海南自貿港建設正加速推進,封關運作日益臨近,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借此契機,誠摯邀請全國農業企業來海南投資興業,共同分享海南自貿港的政策紅利,攜手譜寫海南農業發展的新篇章,共同築造美麗新海南。(王雯君、岑丹雅、張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