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口市印發《海口市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方案(2024—2030年)》(以下簡稱《方案》),為有效提高海口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水平提供科學指引,有助於不斷提升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據統計,自2022年啟動生物多樣性調查以來,海口市已記錄到陸域物種2963種、海洋生物791種,其中重點保護物種274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物種11種。白鵜鶘和小天鵝先後在海口市監測工作中首次被發現,花鰻鱺重現五源河,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海口市五源河下游多方聯合參與栗喉蜂虎保護案例成功入選2021年生物多樣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名單和2022年全國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名單。
為進一步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方案》明確了兩個階段的目標:至2025年,海口市將初步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聯動機制,基本摸清生物多樣性本底,並優化自然保護地體系,推動綠色宜居的生物多樣性友好濱海城市建設。至2030年,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將持續增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形成全方位的保護政策法律體系和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機制,確保保護網絡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同時加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和生態産品的價值轉化。
戰略任務上包括頂層設計、空間格局、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基礎能力、減少生物多樣性保護威脅因素、助推生物多樣性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與參與等6個方面。
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領域與行動方案包括夯實生物多樣性保護頂層設計等四大領域17個行動方案。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包括海口市火山岩濕地、紅樹林、海岸帶及近岸海域、重點濕地4個區域。
未來,海口市將積極探索生物多樣性公眾參與模式,加快火山岩濕地、紅樹林、海岸帶及近岸海域、重點濕地等重點區域宣教和體驗場所建設,營造良好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氛圍,全面提升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水平,增強城市生態系統質量穩定性,提高公眾保護意識和參與程度,助推環境優美、綠色低碳、宜居宜游的生態城市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