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風輪(292米)葉片在琼下線 從中可以窺見哪些新質生産力?-新華網


全球最大風輪(292米)葉片在琼下線 從中可以窺見哪些新質生産力?

2024-03-15   16:39:44
來源:海南日報
字體:

143米長的全球最大風輪葉片。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原題:全球最大風輪(292米)葉片在琼下線,從中可以窺見哪些新質生産力?

  海上“巨靈”,臂有乾坤

  “五峰如指翠相連,撐起炎荒半壁天……豈是巨靈伸一臂,遙從海外數中原。”這是琼州先賢丘濬稱讚五指山的著名詩句,而不久的將來,海南島周邊海域甚至更遙遠的深遠海域,或許真的會出現一座座“巨靈”伸出長長的臂膀,直指蒼穹,撐起海南自貿港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半壁天”。

  近日,全球最大風輪(292米)葉片下線儀式在東方明陽新能源高端裝備産業基地舉行,該葉片由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明陽)自主研製,長達143米,葉輪直徑達292米,為全球已下線的葉輪直徑最大的風電葉片,可適用於海南及廣東、廣西、浙江等廣泛區域內的超一類海上區域。該葉片在琼成功下線,不僅標誌着海南已具備超大型風機部件的生産製造能力,也為海南風電裝備出口打下堅實基礎,成為海南推動先進製造業發展,以新質生産力賦能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A

  “全球最大”的含金量

  掃風面積超過6.6萬平方米,大小相當於9.4個標準足球場

  3月13日,在東方明陽新能源高端裝備産業基地長達290米的廠房內,不久前下線的143米長風機葉片如半幅巨大的飛機翅膀,泛着光澤,尾部翹起,橫亙在立架上。

  在它旁邊,同樣長達143米的第二支葉片也已澆築完成,工作人員正在進行脫模前的質量檢查。

  “首支葉片將從東方運輸到廣東陽江進行葉片全尺寸測試,之後葉片將被安裝在明陽位於臨高的國家級大型海上風電機組檢測試驗基地。”明陽東方基地副總經理兼葉片廠廠長梁利清説。

  這個代號為MySE292的葉片是名副其實的龐然大物,掃風面積超過6.6萬平方米,大小相當於9.4個標準足球場。

  “葉片長度的增加使得風輪掃掠面積更大,捕獲的風能也就更多。”梁利清告訴海南日報記者,MySE292葉輪具有全球最大風輪直徑,發電效益更高,可有效節約用海面積、降低機位點數量,降低海上風電場工程造價成本,為海上風電走向深遠海打下堅實基礎,並推動海上風電實現平價上網。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産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産力。據悉,該葉片將搭載於由明陽自主研製的MySE18.X-20MW主機上,單&機組全年發電量可達8000萬度,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6萬噸,約等於9.6萬戶居民的年總用電量。

  但葉片越長,越有可能面臨着結構難題。該葉片結構設計副首席工程師汪毅介紹説,葉片越長,柔韌性就會越大,氣彈失穩問題也就越突出,在風力發電機領域主要表現為葉片顫振,這會加速葉片的損耗,還可能造成葉片斷裂,影響風力發電機的安全運行,“因為葉片的邊界條件非常惡劣,最高極限風速接近每秒80米。”

  “我們借鑒了航空飛行器翼型設計,使得該款葉片具有更為優異的捕風能力;並採用創新式的氣彈裁剪技術,讓葉片在長度加長、柔性增加的情況下,降低葉片最大受風載荷。”汪毅説,MySE292葉片的技術突破不僅於此,它還採用了全新一代碳纖維材料,相比同級別葉片輕10%;防雷系統則採用明陽自研的複合防雷系統進行全面防護,在高雷暴區表現優異,能為碳纖維葉片整個生命周期運行保駕護航。

  值得一提的是,MySE292海上超大型葉片自帶抗颱風基因,能抵禦高達17級的超強颱風。

  此次MySE292在琼下線,是該公司繼2022年12月下線當時全球風輪直徑最大規模的MySE260葉片後,再次打破全球風電葉片長度的紀錄。“但這個紀錄估計也不會保持太久。”汪毅説,作為先進製造業的代表,全球海上風電裝備製造業競爭激烈,而明陽更長的葉片製造計劃也已提上日程,也許不久的將來,這個紀錄將在海南島上由明陽自己再次刷新。

  B

  “海南造”背後的高效布局

  創新性配置生産要素,放大先天優勢,提升後天實力

  “看著全球最大風輪葉片在家鄉下線,作為一名見證者和參與者,真真切切感到自豪。”曾回斌是東方本地人,去年5月入職東方明陽新能源高端裝備産業基地。

  曾回斌説,剛入職時的自己一頭懵,後來在老員工的幫帶下逐漸摸索出經驗,公司還專門組織他們去汕尾培訓,如今的他已經成長為鋪層組長,自己都可以帶徒弟了。

  除了培育本地員工,明陽也從外地引進不少精幹力量,李清就是其中一員。此前他曾在雲南、河南兩個基地工作過,經驗較為豐富,“海南這邊是新基地,工作更有挑戰性,我們在雲南那邊製造最長的葉片才89.5米,這邊直接加到了143米!”

  梁利清説,在海南發展海上風電裝備製造業,熟練的産業工人必不可少,目前東方明陽基地有400多名員工,一線工人就有300多人,其中九成都是海南本地工人,這些産業人員也將成為海南發展風電裝備製造業的一筆寶貴的人力資源財富。

  該基地還採用模塊化製造和高效組裝設備相結合,大大降低葉片製造難度。梁利清介紹,常規葉片採用一體灌注成型,但隨着葉片增大,鋪層褶皺、灌注包圍等風險會成倍增加。他們將葉片結構進行分解,按功能進行區分,將一體成型難度大、風險高的模塊提前製作,“這樣有助於提高製造效率和産品質量。”

  新質生産力如何形成,創新性配置生産要素是關鍵。而海南恰恰具備了發展風電裝備製造業得天獨厚的優勢。

  省工信廳裝備工業與科技處處長鄯晉曉説,海南發展風電裝備製造業具有天然的區位優勢,我省海洋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擁有全國三分之二的海域面積,海岸線長1823公里,沿海的市縣就有13個。“海南還是我國與東南亞各國交往的十字路口,可建設輻射東盟各國的清潔能源和清潔能源裝備基地。”

  同時海南海風資源豐富,公開資料顯示,海南水深200米、離岸距離150公里的海域內海上風電開發潛力達3000萬千瓦,並擁有洋浦港、八所港等深水良港,基本形成覆蓋國內沿海主要港口、連接東南亞、輻射亞歐的航線布局。

  “‘十三五’以來,國家支持海南持續開展深海技術研究,儲備了一批深海科研技術,可對海上能源勘探提供支撐。”鄯晉曉説。

  海南自貿港三張“零關稅”清單、“兩個15%”所得稅、加工增值免關稅等政策逐步落地,也為充分利用全國甚至全球的技術、資金和人才資源發展海上風電項目提供了保障。

  具體到實際操作環節,為保障海上風電裝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海南也全力調配各類要素,從下面這個細節也可窺一斑。

  記者注意到,東方明陽基地的大門格外寬,寬度達到驚人的60米。梁利清説,這主要是為了方便超長葉片運輸,143米葉片要固定在80多米的平板車上,平板車可承重80噸,全車輪胎數超過50個,即使這樣,仍有70多米葉片懸空,“葉片運輸時需要多方配合,最大的難題就是在運輸過程中,運載這種超長葉片的車輛幾乎無法拐彎。”

  為了破解這一難題,在省工信廳協調下,東方市專門修了一條全長7公里的直線公路,從廠區大門直抵港口碼頭專用泊位,再使用長達130多米、萬噸級的運輸船裝船發運到海上相應機位。目前葉片的運輸路線已經進行了全方位的路勘。

  C

  呼之欲出的“新圖景”

  從研發、生産到應用,海南加速打造海上風電全産業鏈集群

  全球葉輪直徑最大的風電葉片下線,標誌着東方明陽新能源高端裝備産業基地已具備超大型風機部件的生産製造能力,這對於海南風電裝備製造企業的國際戰略和布局具有深遠意義,並將持續推動葉片向大型化發展,促使風電行業進步與迭代,邁向大兆瓦和平價時代。

  “明陽將堅定扎根海南、投資海南、服務海南,立足海南打造面向東南亞、輻射全球的海洋總部、製造與創新中心。”明陽集團董事長張傳衛&&,自2020年起,明陽就開始在海南進行産業布局。除在東方建設大型海洋能源裝備製造産業基地及“海上風電+海洋牧場+海水制氫”立體化融合開發應用示範基地外,明陽還將在海南建設深遠海能源技術研究院、國際業務總部、國家級大型海上風電機組檢測試驗基地,力爭在海南實現從技術和裝備研發、到測試認證、到生産製造、再到規模應用的全産業鏈集群。

  明陽在海南的發展和布局,可以説是海南近年來大力發展風電裝備製造業,實施産業深度轉型升級的一個生動注腳。

  “十四五”以來,按照“風電+風機+應用”的思路,省工信廳印發實施《海南省風電裝備産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規劃布局海上風電裝備産業“一園兩基地”,即建設儋州洋浦、東方海上風電裝備製造基地,打造海南西部海上風電産業園。

  鄯晉曉説,截至目前,海南風電裝備産業“一園兩基地”建設已初具規模,相繼引進東方電氣、上海電氣、明陽智能、遠景能源等4家整機龍頭企業,圍繞風電裝備産業鏈上下游引進葉片製造企業——明陽智能,1家塔筒鋼結構製造企業——海力風電,1家海纜製造企業——亨通集團,1家新型儲能裝備製造企業——遠景能源,2家海上施工運維企業——中國鐵建和上海雄程,以及明陽臨高風機測試基地。

  其中,洋浦申能上海電氣、東方明陽主機項目已具備風機生産能力,洋浦大唐東方電氣、儋州遠景主機項目也計劃於今年竣工投産。屆時,我省西部海上風電産業園整機製造産能預計可達600萬千瓦/年。

  就在今年1月,申能CZ2和大唐CZ3海上風電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儋州市舉行。項目投産後,兩座電站每年提供清潔電能近75億千瓦時,相當於2023年海南全社會用電量的15%。

  張傳衛説,當前,新能源帶動深遠的綠色工業革命,“碳達峰”“碳中和”正重塑全球貿易格局。海南提出以綠色現代化産業支撐海南自貿港建設,各級黨委政府都把“向海圖強”作為貫徹“深藍”戰略的重大産業新支柱來抓,加速推進海上風電、海洋經濟的高質量融合發展,打造全球領先的海洋高端裝備産業集群。下一步,明陽將充分發揮全球領先的裝備技術、應用場景和供應鏈協同優勢,面向全球實現東方主機和葉片兩大基地全面投産,加速海上風電示範項目建設。(記者 邵長春)

  海南發展

  風電裝備製造業有何優勢?

  ▶ 地理位置優越

  我省海洋面積高達200萬平方公里,擁有全國三分之二的海域面積,海岸線長1823公里,沿海的市縣就有13個

  ▶ 海風資源豐富

  水深200米、離岸距離150公里的海域內海上風電開發潛力達3000萬千瓦

  ▶ 技術支撐有力

  海南持續開展深海技術研究,儲備了一批深海科研技術,可對海上能源勘探提供支撐

  ▶ 政策優勢顯著

  海南自貿港三張“零關稅”清單、“兩個15%”所得稅、加工增值免關稅等政策逐步落地,為充分利用全國甚至全球的技術、資金和人才資源發展海上風電項目提供了保障

【糾錯】 【責任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