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擺渡人”——城市“微光”溫暖你我-新華網


海口“擺渡人”——城市“微光”溫暖你我

2023-11-04   21:47:07
來源:新華網
字體:

  快遞小哥每天“使命必達”,將包裹送入千家萬戶;外賣騎手穿梭於大街小巷,傳遞人間煙火味;公交司機把好方向盤,穿梭城市提供交通服務;出租車網約車司機起早貪黑,服務市民游客出行……這群忙碌的身影,雖然身處不同崗位,但他們卻有一個共同的稱號——“城市擺渡人”。

  迎着晨曦、伴着繁星,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裏,這群“城市擺渡人”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城市脈動的同時,城市也為他們搭建起戶外溫暖的“家”。

  據了解,海口目前已建成多家戶外服務驛站,主要設在人流量大、戶外勞動者集中的城區商圈周邊。站點建設因地制宜,既有黨群活動中心、社區、臨街商戶,也有環衛、快遞行業的工作驛站,將服務與便民緊緊&&在一起,為戶外工作者築起休憩港灣。

  用忙碌腳步 守護城市“煙火氣”

  “您放心,箱子裏的大閘蟹都還冰着,祝您生活愉快。”10月6日中午,郵政快遞員符周在海口某小區送完最後一件節日包裹,沒能歇一會兒,便匆匆趕往下一個小區。不僅是當天,今年整個中秋國慶假期,符周都在堅守崗位。

  每逢節日假期,大家或外出旅游、或居家休息,但還有許多像符周一樣堅守崗位的快遞小哥,他們穿梭在海口的大街小巷,從早到晚風雨無阻,把一個又一個包裹遞送到市民手中。

  “對快遞行業來説,越是重要的節日就會越忙。”中國郵政速遞物流金盤攬投站營業部經理吳勇&&,中秋國慶“雙節”期間,網點日均快遞量激增至5000多件,每個快遞員平均一天要送200多件快遞。“假期期間,為了確保所有包裹安全、及時送到消費者手中,我們網點28名工作人員主動申請值班留守,並增加了小夜班投遞班次。”吳勇説道。

  用腳步丈量城市、守護人間“煙火氣”的還有外賣騎手,他們如同大街小巷的一道“風景”,把一份份外賣送進千門萬戶的同時,也真真切切感受着這座城市的溫暖。

  10月30日中午14時許,美團外賣騎手王健宇穿戴完畢,準備開始下午的送餐工作。

  “當外賣騎手已有三年時間,每當消費者從我們手中接過熱騰騰的餐食,並道一聲‘謝謝’時,就會覺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又近了一步。”王健宇説,很多感動都來自於日常,像平時看到顧客在訂單上留下的“雨天地滑,路上慢慢來”“外賣小哥辛苦了,路上注意安全”等話語時,這不僅打動了他,也更加激勵他用心提供更好服務。

  “工作辛苦是在所難免的,但在堅守中我們也收穫了許多快樂。”王健宇所在的外賣站點是友誼陽光城站,他&&,該站點目前有50多名外賣騎手,閒下來時大家也會一起聚聚餐,平常有什麼困難也會相互幫助,這樣的工作氛圍讓他感到非常溫暖。

  以“舉手之勞”傳遞椰城正能量

  “您需要坐車回家嗎,我們可以免費送您。”每週日上午8時,海口公交新月愛心車隊總會準時來到省人民醫院急診大樓前候客,與其他出租車不同的是,他們搭載的乘客面向老、弱、病、殘、孕,且不收費用。

  10月29日恰逢周日,上午9時許,愛心車隊司機吳全平剛把一位孕婦平安送回家,他回來把車停好後,又繼續在急診大樓門前“邀請”乘客。“雖然我們堅持免費接送乘客很多年,還打出提示牌,但還是有很多人不知道或不相信,只能親自對着目標乘客一一詢問和説明,希望更多人享受到該服務。”吳全平説到。

  這支愛心車隊於2011年成立,吳全平從車隊成立之初堅持到現在。“加入愛心車隊前,每每看到在路邊獨自等車的殘障人士、雨中顫顫巍巍走路的老人等,總想過去幫他們一把。”吳全平説,參加愛心車隊的這些年,不僅自身能為社會盡綿薄之力,還收穫了許多善意,“平時把乘客送達目的地後,他們總想著給我們拿一些水果、飲料,這些小舉動讓人感覺到心裏暖暖的。”

  “愛心車隊只在每週日上午8時至12時提供免費服務,時間雖然不長,但10餘年來,我們也力所能及幫助了許多人。”在吳全平看來,每週空出半天時間來獻愛心,不過是舉手之勞,但小事傳播大愛,愛心車隊與乘客溫暖的周日之約,將一直延續,傳遞椰城正能量。

  吳全平身上的正能量不僅於此。他從2006年開始,每年都會參加“高考愛心送考”隊伍,還曾主動參加抗風救災工作……正因如此,吳全平獲得了第九屆海口市“助人為樂”道德模範稱號。

  在日常生活中,與出租車一樣保障市民出行的,還有公交車。海口交投集團公交駕駛員符植源同樣獲得第九屆海口市“見義勇為”道德模範稱號。

  “2020年5月的一天,我運營車輛到達一處站點時,發現了幾名形跡可疑的男子,車輛一停穩他們就趕忙跑下車,我立馬向車內乘客説道‘大家要看好手機錢包’,恰巧此時一名乘客發現手機不見了。我感覺問題應該就在那幾名男子身上,趕緊下車攔截……”10月30日,符植源講述了當年一個月內三次抓小偷的故事。

  “作為一名公交司機,我們的責任就是把乘客安全送達目的地。在這基礎上,也會注重提高服務質量。”符植源舉例説,工作這些年來,每當乘客上下車時,自己都會提示他們看好自己的行李物品;遇到乘客需要幫助時,也會及時伸出援手。

  為戶外勞動者“築”起暖心港灣

  10月30日中午,剛送完快遞的順豐快遞員陳烈進駕車回到位於龍華區濱涯北路的網點,將沿途收的寄件包裹整理打包後,和往常一樣來到了一墻之隔的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接上一杯溫水,坐在椅子上翻閱起了當天的報刊。在他身旁,更早回來的“小哥”有的正在用微波爐熱飯,有的躺在折疊床上歇息,為下午的工作養精蓄銳。

  “兩年前我剛來網點時,這裡還是一個倉庫,我們吃飯都是坐在路邊&階快速解決,中午實在睏了就躺在紙箱上瞇一會。”回想起剛到網點時的情景,再看看如今的變化,陳烈進十分感慨,“自從去年有了‘新家’,我們在外奔波一天后,就來這裡用餐、休息,確實方便了很多。”

  衞生間、空調、微波爐、飲水機、桌椅、雨傘、應急藥箱、書籍報刊……為解決環衛工人、快遞員、外賣小哥等戶外勞動者面臨的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問題,近年來海口已相繼建成多處設施設備一應俱全的服務站點,成為日漸壯大的新業態就業群體的暖心“港灣”。

  如今,科學選址、貼近需求已成為新設驛站的首要“關鍵詞”。今年6月,由核酸採樣亭改造而成的龍華區金貿街道暖“新”驛站(友誼·陽光城站)啟用,為活躍在商超附近的外賣騎手、環衛工人等都市“蜂鳥”提供了更加溫暖、舒適的歇腳處。

  今年8月,由海南省海口市總工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依託就業驛站打造的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正式成立,該站點融合了海口市零工市場“一站式”公共就業服務職能,能夠為勞動者提供就業創業指導、法律諮詢、勞動糾紛調解、社保卡辦理等一攬子核心公共服務産品,為就業服務賦能增效,構建和諧勞動關係。

  海口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海口已建成35個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下一步,工會將以主題教育為契機,不斷豐富各個站點的服務內容和項目,力爭為戶外勞動者創造一個健康舒適的休息環境,讓大家願意來、經常來,享受“娘家人”的暖心服務。(陳曉潔 王子豪)

【糾錯】 【責任編輯:韓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