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依託就業驛站延伸公共就業服務觸角

2023-04-28 09:42   來源: 海南日報

  4月27日,在海南就業驛站三亞天涯區站,工作人員為市民提供職業指導和創業指導。海南日報記者 王程龍 攝

  原題:三亞依託就業驛站延伸公共就業服務觸角

  百姓家門口的就業“加油站”

  4月26日,董澤同第三次踏入海南就業驛站三亞天涯區站。一進門,她就找到了工作人員蘇鷹,笑得很開心。“蘇鷹姐,感謝就業驛站幫我找到心儀的工作!”

  “工作怎麼樣,還習慣嗎?”“習慣,比我想的還要好呢!”聽到老熟人激動的聲音,正在整理企業崗位信息的蘇鷹抬起頭,也露出了微笑。她還記得眼前這個家住天涯區過嶺村的姑娘初次來驛站時的忐忑。

  兩周前,董澤同第一次來到驛站,系統學習過醫藥知識的她想找一份醫藥行業的工作。“這類工作一般在市區,但我住在村裏,上下班通勤是個問題。”對於能否找到合適的工作,她心裏也沒有底,“去過招聘會,上過招聘網,都沒有合適的崗位,這個小小的就業驛站能幫忙找到工作嗎?”

  就業驛站的大屏幕上,滾動播放着企業招工需求。“一些企業還是我此前沒有了解到的,不僅類型多,提供的崗位數量也不少。”當時,董澤同就感覺“有戲”。

  “別擔心,每位求職者我們都會至少推薦三次。”蘇鷹詳細了解董澤同的學歷水平、技能情況、求職意願,並將這些信息一一填寫在登記表上。她還添加了董澤同微信,“咱們慢慢溝通,直到你找到心儀的工作。”

  出乎董澤同的預料,第二天她就接到了蘇鷹的電話,有家醫藥企業願意接收,並提供住宿。第二次走進就業驛站,董澤同的心情是驚喜。她成功和企業進行了接觸及面試,並順利入職。“專業對口,還解決了我的通勤難題,前後不到一週,沒想到這麼順利。”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一頭連着百姓飯碗,一頭連着經濟社會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兜底幫扶。

  探索創新幫助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着力疏通企業和求職者供需對接的“毛細血管”,就業驛站並非只是在原地等待求職者上門。

  打印企業崗位信息、裝好就業驛站宣傳冊、帶上求職人員信息表……4月6日,蘇鷹和同事照例開始送崗下鄉。

  “企業招工和農村勞動力求職間存在‘信息差’,送崗下鄉正是為了將公共就業服務延伸到群眾身邊,解決這個問題。”

  當天,華麗村村民黃詩俠向蘇鷹表達了就業意願,回到驛站後,蘇鷹開始在“資源庫”中為其尋找合適的崗位。“遇到還不錯的,我們會先同企業對接,介紹求職者的信息,如果不匹配,就繼續尋找下一個。如果企業有意願,便會將信息反饋至求職者,實現精準匹配。”蘇鷹説。

  經過就業驛站安排的幾次匹配,黃詩俠在三亞海韻度假酒店找到了救生員的工作。“待遇好,和我的職業規劃符合,很滿意。”

  小小驛站,輻射城鄉,連通就業的兩端,除了求職者,受益的還有企業。

  “就業驛站熟悉情況,了解求職者所長,特別是一些擁有特殊技能的人才,就業驛站可以很有針對性地找到。”三亞伯樂達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秦登霞&&,就業驛站既方便當地人找工作,也方便了企業找工人。“目前,我們已從該驛站陸續找到10余名員工,這些人才素質好,我們用得放心。”

  得益於就業驛站的設立,村民實現靈活就業,一批企業也解決了“季節性用工難”這一煩惱。今年1月,三亞芒果開始進入成熟期,陸續有企業找到驛站,希望能通過驛站尋找採摘工人。經過對接,伊信果業種植基地順利招到了45名工人,基地的芒果採摘、運輸等工作順利開展。

  “春節、‘五一’黃金周等節假日是酒店行業的旺季,酒店用工需求旺盛。”海南就業驛站三亞天涯區站負責人胡國菊説,不少酒店反映,如今通過驛站吸引到周邊勞動力,酒店用工穩定性增強,用工成本也隨之降低。

  “驛站自去年五月投入使用以來,已發布崗位信息3000多條,幫助200餘人實現就業。”蘇鷹説,她希望能夠幫助越來越多的“董澤同”通過驛站找到心儀的工作。(記者 李夢楠)

[責任編輯: 韓昊辰 ]
010070300010000000000000011116591129575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