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揚雲帆闖世界——看長沙高橋、紅星兩大市場開放之路-新華網
新華網 > 新聞 > 正文
2024 12/23 08:10:41
來源:湖南日報

更揚雲帆闖世界——看長沙高橋、紅星兩大市場開放之路

字體: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歐陽倩

  湖南開放大潮中,長沙市兩大市場——高橋大市場和紅星全球農批中心,努力走出內貿“舒適圈”,補齊外貿“短板”,勇立潮頭踏浪行,更揚雲帆闖世界。

  “非洲農食産品種類豐富,埃塞俄比亞咖啡、南非博士茶、肯尼亞鳀魚、烏干達腰果已經上線,歡迎選購。”12月18日至20日,非洲好物電商周活動舉辦,100餘款非洲甄選好物在高橋大市場線上直播與線下直購同步進行。 除開堅果、咖啡、茶葉等傳統産品外,貝寧菠蘿、肯尼亞牛油果等新晉非洲網紅産品,也通過紅星、高橋兩大市場陸續端上市民餐桌……兩大市場國際味越來越濃,國際范越來越足。

  闖世界!先把短板補齊

  高橋和紅星是有“江湖地位”的:在2023年中國商品市場綜合百強榜單中,兩大市場雙雙躋身前十,高橋甚至“幹”進了前三。

  在國內市場“一路廝殺”中,兩大市場負責人卻很清醒。“內貿市場總會觸到‘天花板’,一定要把外貿這個短板補起來。”高橋大市場副總經理劉讚説。

  兩大市場加快走出去步伐。內下苦功——從2018年以來,藉&長沙市場提質改造東風,高橋大市場累計投入超50億元,完成酒水食品城、文體用品城、酒店用品城等8個市場提質升級;紅星農副産品大市場外遷,投資100億元成功轉型佔地2000畝的紅星全球農批中心拔地而起。

  外爭政策——2018年,高橋大市場獲批成為“國家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2020年,高橋先後爭取到了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湖南自貿試驗區等國家級&&和試點任務。紅星則積極申報自貿試驗區協同聯動區,設立東盟水果、中非海鮮交易專區。

  探索一步一個腳印。誰來幹外貿?這幾年,兩大市場紛紛組建外貿團隊,“有多年外貿相關經驗”是團隊成員硬性條件之一。紅星還成立線上綜合服務&&,由專人對接進口水果業務。

  幹什麼貿易?兩大市場梳理出湖南“拳頭”産品,把小農機、假發、箱包、竹製品、茶葉等湖南特色産品納入“品牌”建設,重點“推出去”;把國內市場需求大的咖啡、堅果、車厘子、榴蓮、海鮮等産品“清單”列出來,逐項打通引入環節,讓市民享受到物美價廉的海外産品。

  “探索總是有成有敗。比如,高橋用4年時間搭建跨境電商&&,燒錢不少卻以失敗告終。”劉讚説,這探索過程中高橋擴大了“朋友圈”,前後引進了近百家跨境企業入駐,壯大了市場外貿專業力量。

  闖勁足!商戶當主角

  坐在“黃金碼頭”等生意,這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在2012年以前的“第一代”商戶,是穩坐釣魚&的供貨商,國內市場紅火但缺外貿渠道。從2012年起,第二代商戶接棒,拾掇資源走出國門,找外貿貨源、拓海外市場。

  高橋大市場第二代“掌舵人”羅曉率隊先後考察全國專業市場、電商&&企業、物流樞紐,並前往英國、波蘭等交流學習……最終確定“國際高橋·世界商港”的戰略,立志把高橋打造成世界級的品牌集散、孵化和發布中心。

  高橋有些從事酒水食品的“商二代”放棄原有國內代理基礎,轉向做進口酒水;有些“商二代”放棄買賣玩具,轉而做文創、弄潮玩,並通過線上直播開闢更大市場。

  “商戶走出去熱情很高。他們有的自己找門路,到上游找貨源、談生意;有的借助市場‘東風’參加展會、組團去國外考察。”紅星大市場總經辦主任吳恒介紹。

  “以前做‘東貨’的多,主要是東南亞地區的山竹、龍眼、菠蘿蜜、榴蓮等;現在‘西貨’盛行,秘魯藍莓、智利車厘子等産品也找到了好貨源。”紅星大市場商戶陳自武説,這幾年,他們已不滿足於從原産地拿貨,而是在源頭做直採、搞加工,大大降低了成本。

  一邊銷貨一邊學英語,在紅星大市場做蔬菜生意的老闆娘周炎麗,要拓展自己的國際客商圈。她在雲南有幾千畝種植基地,生意做到了東南亞國家。“不管是談合作,還是看合同,語言都太important(重要)了。”周炎麗曾經不敢開口説英語,現在她卻能現學現用。

  機制順!政府牽線又搭橋

  不沿邊、不靠海,高橋、紅星兩大批發市場“巨艦”下海,雨花區為其護航。

  以高橋大市場為例,市場在推進中非貿易之初,機制體制欠缺,各方力量分散且缺乏機構統籌、缺乏專業綜合服務&&。雨花區打造中非跨境産能合作“政研商金”新機制,創新構建“政府、專業智庫、企業主體”協同推進模式。

  協同機制之下,各項舉措、各種制度不斷創新推出,變化喜人。

  溝通更順暢。如創新打造的非洲非資源型産品集散交易&&,側重解決非洲非資源型産品在國內的銷路及定價方式等阻礙貨品自由流動的問題。

  資金更充足。構建市場採購貿易方式風險補償機制,針對高橋“小批量、多品種、多批次”外貿特點,引導和鼓勵外貿供應鏈企業積極服務中小微出口企業。

  預警更及時。雨花區依託智庫,成了首個對非技術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商戶和企業可以迅速收到其提供的非洲國家最新技貿信息,以及外貿風險預警信息……

  這幾年,雨花區牽線搭橋,在對外拜訪、國際展會等節點帶領兩大市場走出去。在進博會、廣交會等展會期間,雨花區拿出專項補貼,鼓勵市場布展亮相,獲得海外訂單。

  真正實現“內外貿一體化”仍然道阻且長。如何進一步拓寬國際化通道,怎麼進一步降低國際物流成本尤其是小件商品的物流成本,雨花區委、區政府正在思考和推進。

【糾錯】 【責任編輯:左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