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就業場景,看長沙經濟的活力與韌性-新華網
新華網 > 新聞 > 正文
2024 11/29 10:04:06
來源:長沙晚報

三個就業場景,看長沙經濟的活力與韌性

字體:

  訂單旺、用工忙。藍思科技、廣汽埃安、北汽福田等用工大戶均在廣泛招聘。不少企業的招聘啟事中,加班補貼、團建旅游、帶薪年假等福利已漸成標配。圖為求職者在企業展位前排隊諮詢。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攀 攝

  訂單旺、用工忙。藍思科技、廣汽埃安、北汽福田等用工大戶均在廣泛招聘。不少企業的招聘啟事中,加班補貼、團建旅游、帶薪年假等福利已漸成標配。圖為求職者在企業展位前排隊諮詢。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攀 攝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攀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經濟的晴雨表。臨近年底,記者選擇了招聘會、企業車間和極具特色的勞務市場等三個場景作為觀察樣本,透過用工和就業這扇窗口,感受四季度經濟發展脈搏。

  招聘崗位裏,有企業和求職者對新一年市場預期的看好;轟鳴車間裏,訂單背後是新質生産力加速釋放的信號;勞務市場裏,以往需要四處找活幹的居民,現在家門口也能有合適的工作。一個個鮮活的小場景,折射出長沙全力拼經濟的活力與韌性。

  場景一 招聘會裏的望與盼

  11月27日,“才聚瀟湘 共繪未來”2024年度促進人才返湘來湘綜合招聘會吸引60余家知名企業參會,2500余名勞動者進場求職;20日,湖南靈活就業專場招聘會提供近3000個職位……連日來,輪番登場的大型招聘會上,一條條招聘信息裏傳遞出市場暖意。

  在2024年度促進人才返湘來湘綜合招聘會上,長沙比亞迪的展&前,求職者絡繹不絕。該企業在智能製造上的布局動作不斷,從精密的工業機器人到靈活的協作機器人、移動機器人,再到先進的機器視覺系統,不僅優化了生産流程,也大幅提升了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

  現場,企業帶來了機器人操作員、工藝員、普工等千余個空缺崗位。“公司的智能化車間與傳統車間相比,雖然用工人數減少,但對工人的技術能力要求更高。即便是基礎的焊工、鉚工,也需要會看圖紙、懂點編程。”展位現場負責人&&。

  訂單旺、用工忙。藍思科技、廣汽埃安、北汽福田等用工大戶均在廣泛招聘,主要為産能擴充而補充人員。招聘會上,也有不少企業的人力部門負責人奮力“推銷”——“快過年了,訂單量多,來了就有活幹!”

  不少企業的招聘啟事中,加班補貼、團建旅游、帶薪年假等福利已漸成標配。“現在的就業主力軍是‘95後’‘00後’,他們大多數有知識、眼界寬,對工作舒適度要求很高。企業只有提供更為良好的就業體驗,才能契合年輕求職者的期待。”交銀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人才發展崗工作人員段女士&&,他們的崗位中有不少適合年輕人,除了薪資待遇也有五險一金、年終獎等多維度福利,希望穩定的待遇能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

  場景二 企業車間的降與升

  在廣汽埃安長沙工廠車間,伴着機器轟鳴,一輛輛嶄新汽車從産線上緩緩駛下,等待着交付客戶、進入市場。車間裏,“六軸機器人”高效運轉,效率達到每53秒下線一台車,年産能實現20萬的目標。

  “我們的産線運用了衝壓自動化、焊接全工序自動化等工藝,車輛一經推出便得到客戶的高度認可。隨着未來更多新車型的導入和産能的進一步提升,我們也有望提供更多就業崗位。”該企業人力資源相關負責人介紹。

  更多企業的信心來自大刀闊斧的改革。在新林制藥中藥配方顆粒智能製造車間,原料會按工序自動流轉;技術人員只需在中控室的顯示屏上操作。

  “過去依靠經驗豐富的工人來熬製,現在實現數字化,由系統自動判斷實現産線集中控制。”新林制藥信息管理處處長劉峰&&,相比曾經的老廠,現在的生産車間內減少了70%的人工,年産能則從過去的300噸顆粒劑提高到1000噸。“雖然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普工的需求,但更渴求的是懂技術、懂研發的技術帶頭人,企業裏這些崗位的人員佔比有了很大的提升。”

  同樣,專注環境修復領域的中森環境也對高端人才的需求極大。近期,該企業發布了地下水評估工程師、高級水文地質工程師等近20個崗位,均要求研究生學歷以上。

  一降一升之間,企業轉型發展的軌跡清晰可見。大刀闊斧的智能化改革釋放出更多動能,激發了企業活力,是一次蛻變和新生。

  在三諾生物,不僅企業自主研發的産品創造出更多價值,新質生産力也正加速釋放:投用的能源智能管理系統,實現對車間環境以及用電設備的自動監控和調節,一年可為企業節省幾十萬千瓦時的電;長纜科技對現有裝備、企業運營管理模式進行全面優化,建起國內最大的電纜附件試驗檢測中心,旗下金橋産業園500kV及以下交直流電纜附件擴産能項目(一期)正式投産……

  長沙市就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隨着企業對創新和研發更加看重,高端化、智能化成為發展共識和趨勢,這也將釋放出更多高質量的工作崗位。

  場景三 互補用工的新與穩

  年關將至,瀏陽市花炮企業迎來用工旺季。

  在瀏陽市沿溪鎮的瀏陽市和順煙花製造有限公司內,180多名工人正加班生産。機械組盤插引車間裏,陳珊玲和工友正在忙碌,她一天能完成1400個組合煙花插引,月收入有六七千元。

  幾個月前,她還在瀏陽市大光洞書院民宿當客房服務員。負責打掃衞生、整理房間,月收入也能有五六千元。

  如此靈活的就業方式,源自當地就業市場的特色。按照規定,瀏陽市的花炮企業在每年的七八月份需要執行高溫停産制度。以往“高溫假”期間,陳珊玲只能暫時歇業在家,拿着一份基本工資。“每個月只有七八百塊錢,我只能稍微補貼下家裏的伙食費。”

  “一放假,工人沒有收入只能外出務工,導致工人流失,等到花炮生産高峰期,我們這又出現用工荒。”瀏陽市和順煙花製造有限公司管理人員黃光庭説,“高溫假”後,企業一般有20%至30%的員工流失,不得不重新開始招聘培訓;現在,工人在附近民宿工作,既解決了民宿用工需求,又穩住花炮廠用工。

  如何解決季節性缺工這道難題?瀏陽市人社部門多次摸底發現,隨着旅游市場蓬勃發展,每當夏季來臨,許多外地游客會來瀏陽避暑,從而帶來景點景區、酒店民宿用工需求季節性激增。因此,在花炮企業“高溫假”期間,有短期就業意向的工人達到了1萬多人。

  互補用工應運而生。當地人社部門積極推進,把這部分群體和有需求的用工企業進行關聯,多次舉辦互補用工專場招聘會,通過“潮汐式”的互補用工,有效幫助靈活就業人群實現了全年都能在家門口就“好”業。

  記者在瀏陽市家庭服務業零工市場看到,市場裏有一本詳細的&賬,記錄了互補用工短期求職的需求,人員、信息、&&方式、就業意向、薪資要求等一目了然,市場工作人員會及時進行信息匹配。

【糾錯】 【責任編輯:左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