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加持,“搜長沙”“宿長沙”雙增長-新華網
新華網 > 新聞 > 正文
2024 11/26 15:04:04
來源:長沙晚報

文化加持,“搜長沙”“宿長沙”雙增長

字體:

  橘子洲·江天暮雪文化園,市民游客沉浸在獨特的湖湘文化美學盛宴中。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鄒麟 攝

  橘子洲·江天暮雪文化園,市民游客沉浸在獨特的湖湘文化美學盛宴中。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鄒麟 攝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吳鑫礬

  酒店市場是觀察一個地方旅游市場的重要數據。11月25日,記者從美團獲悉,前三季度,長沙酒店的出租率、搜索量均有明顯上升,特別是不少星級酒店的搜索量同比實現翻倍上漲,這背後離不開長沙旅游市場持續豐富的供給,特別是今年以來長沙做實“文化+”文章,全力推進“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助力網紅長沙的“流量”向“留量”轉化。

  出租率上升 部分高星酒店搜索量上漲超過120%

  今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全國星級旅游飯店統計調查報告》顯示,在全國重點旅游城市中,長沙五星級酒店以72.48%的平均出租率排名第一。

  美團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長沙酒店的出租率、搜索量均有明顯上升,其中長沙君逸康年大酒店(賀龍體育館店)、湘遇歡朋酒店(四方坪旗艦店)等高星酒店的搜索量同比上漲均超過120%,長沙金領華美達安可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漲超過200%。

  從客源來看,搜索長沙酒店的異地客源,以廣州、武漢、深圳、北京、上海、東莞、南昌、杭州、佛山、重慶為主。跑馬拉松、畢業旅行、看演唱會等,都成為年輕游客打卡長沙的原因。

  “來長沙跑馬拉松,長沙的服務很貼心,就拿這家酒店來説,我們跑完馬拉松回到酒店,還有薑湯和點心。”在美團App上,一位入住長沙君逸康年大酒店(賀龍體育館店)的住客這麼評論長沙的服務。

  除了市區,瀏陽等區域的酒店住宿也比較火熱。以瀏陽為例,美團數據顯示,節假日及周末,瀏陽天空劇院煙花門票搜索量數十倍增長,而煙花秀也帶動了周邊商圈的生活服務,其中瀏陽淮川街道、洞陽鎮、天馬路等商圈的到店消費遠高於去年同期。

  此外,長沙酒店裏的地道湘味美食也得到了不少外地游客的好評。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長沙順天凱賓斯基酒店的“元素全日餐廳(雨花亭店)”、長沙君悅酒店的湘江36中餐廳、長沙北辰國薈酒店的北辰裏中餐廳等搜索量上漲都超過了250%。

  地標有新貌 讓游客“願意來”“留得住”

  網紅長沙並不缺流量,但要從網紅走向“長紅”,將流量轉化為留量是關鍵。

  作為歷史文化名城,長沙深入做實“文化+”文章,全力推進“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讓游客體驗感更足,讓游客“願意來”“留得住”。

  “此前只知道長沙有奶茶、小龍蝦,這次來長沙才發現有不少歷史文化景點值得逛,而且相比以往有了‘新氣象’。”前不久,江西南昌的萬女士和家人來長沙過周末,這次她特意留宿了兩晚,游玩了天心閣光影公園、橘子洲·江天暮雪文化園等景點,“既有科技感又有文化味,形式很棒,體驗不錯,確實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

  今年,擁有百年歷史的天心公園被“爆改”成數字主題光影公園,自9月26日試運營以來,天心閣光影公園逐漸成為不少游客夜游長沙的第一站。數據顯示,截至10月26日,景區總計接待游客24.8萬人次,日均入園7519人次,其中9月26日至10月7日,總計接待游客18.9萬人次,平均每天入園1.6萬人次,相比去年主要數據上漲明顯。

  這並非個例。今年以來,長沙的不少地標通過“文化+”的賦能,紛紛有了新面貌。

  煥新升級的杜甫江閣,上演江南“喜相逢”,上新江閣“唐裝秀”,給旅客帶來沉浸式體驗;橘子洲的《恰同學少年》、“江天暮雪”等IP,運用多媒體藝術表達,以“沉浸式+互動式”的模式,讓游客在長沙地標有了全新文旅體驗;在長沙銅官窯國風樂園,非遺打鐵花、飛天火壺、火刀表演、炭花舞等眾多國風表演精彩亮相,讓游客在“中式夜游”中體驗傳統文化魅力;在長沙方特東方神畫,一批以傳統文化為底色的高科技沉浸式演藝節目讓游客在游樂中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魅力。

  做實“文化+” 在地文化得到全新演繹

  做實“文化+”文章,也讓長沙具有特色的在地文化得到了全新演繹,受到了外地游客的喜愛。

  最近,東茅街茶館一躍成為長沙新消費的頂流,這裡原是1952年建成、後被廢棄的工廠禮堂,今年4月投入1000多萬元改造、9月開業,如今日均人流量在1萬人次左右。

  記者在現場體驗發現,除了長沙“老口子”,還有不少慕名前來的外地游客。來自廣州的游客“莉莉安”是一名UP主,她一邊在此體驗老長沙的茶館文化,一邊用手機拍攝視頻記錄,她告訴記者:“我們那邊也有喝茶的消費習慣,但和長沙有很大不同,這裡的茶水、茶點、粉面、包子、小吃味道不錯,價格也親民,感覺體驗很不錯。”

  夜晚,湘江之濱,改造一新的長沙油脂廠油罐上的燈帶逐一點亮,成為湘江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長沙油脂廠的歷史悠久,其遺存的油罐及廠房是長沙獨一無二的建築空間,也是老城區獨特的城市記憶。今年,長沙油脂廠工業遺存項目華麗“轉身”,致力於打造“工業遺存+文化旅游+新消費場景”項目,吸引游客紛紛前來打卡。

  不少全新包裝的傳統湘劇也成為年輕消費者夜生活的心頭好。你看,在芙蓉區袁家嶺的新國風沉浸式劇場《新劉海砍樵》,運用當下年輕人喜歡的形式,將傳統湖湘文化年輕化、流量化演繹,在傳統與新潮中找到了契合點。

  全國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全國街舞錦標賽等賽事在長沙舉行,在比賽之餘,選手們紛紛走進長沙的大街小巷,感受長沙的文化脈動和熱情火辣。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長沙吸引人的地方,不僅僅是奶茶、小吃、小龍蝦,更是其深厚的歷史文化、湖湘文化。深度挖掘長沙的內涵,不斷推出新業態、新模式,講好長沙的文化故事,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必將助力網紅城市走向長紅。

【糾錯】 【責任編輯:左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