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産業,湖南領跑“儲能”賽道-新華網
新華網 > 新聞 > 正文
2024 08/14 09:11:45
來源:湖南日報

新能源産業,湖南領跑“儲能”賽道

字體:

  寧鄉高新區是國內少數擁有完整儲能産業鏈的地區之一。(資料照片)本版照片均為通訊員攝

  湖南中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設備高效運轉生産。(資料照片)

  湖南鈉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研發人員在進行鈉離子電池生物質基硬碳負極材料産業化開發研究。(資料照片)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旋 何金燕 通訊員 於濤榮

  在湖南中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近乎無人的生産工廠運轉有序。一個個“巨桶”形狀的反應釜內,按比例配製好的三元前驅體溶液高速旋轉反應,經由沉澱過濾、洗滌乾燥等工序,變成粉末狀的三元前驅體材料。

  這些呈細顆粒狀的金屬粉末,是組成動力電池的原材料之一,決定着動力電池的續航、壽命、安全性等重要指標,承載着新能源汽車馳騁天下的巨大能量。

  站在新能源“風口”,湖南以創新促發展,不斷建鏈、延鏈、補鏈,培育壯大新質生産力,鋰電池及先進儲能材料産業迎“風”起舞,構築起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産業鏈體系。

  1.背靠“大樹”

  新能源“黃埔軍校”塑造先發優勢

  走進中偉新能源寧鄉産業基地,墻上的標語很是醒目:“成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材料科學公司”。

  中偉新能源是湖南首家産值過百億的先進儲能材料企業。自2017年落戶長沙,次年投産後攜手中南大學等高校開展“産學研用”技術創新合作,研發出全球領先的鋰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

  “研發是中偉新能源的‘立身之本’。”中偉研究總院首席專家訚碩畢業於中南大學冶金工程專業,在他的帶領下,公司成立首席專家工作室,形成了超1600人的專業研發團隊。

  在湖南,像中偉新能源這樣,一批企業與高校牽手,走産學研用一體化之路,助推先進儲能材料産業搶跑、超越、領先。

  湖南阿斯米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鋰電池石墨負極材料研發的企業,負極材料前驅體生産工藝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其創始人侯擁和畢業於中南大學,公司技術研發團隊也由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的科研人才組成。

  “數十年磨劍,功顯今朝。”阿斯米公司技術負責人介紹,從20世紀60年代起,中南大學便開始了電化學儲能材料研究。

  到20世紀90年代,全球鋰電池産業起步,國內手機電池鈷酸鋰正極材料都是從日本進口,價格昂貴。彼時,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劉業翔緊扣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布局鋰電池關鍵材料研發。

  進入新世紀,該校李新海、胡國榮等教授埋頭開展中試,技術得以走出實驗室、投入量産。倚靠中南大學的技術優勢,湖南杉杉(現巴斯夫杉杉)、湖南瑞翔等新能源企業嶄露頭角,成為行業領頭羊。

  技術研發、人才輸送、産學研無縫對接,讓湖南在先進儲能材料産業賽道擁有先發優勢,成功“搶跑”。

  中南大學化學電源與材料研究所所長、湖南省電池行業協會會長唐有根介紹,中南大學的新能源産業從業者號稱“十百千萬”:10個以上的二級學院,100個以上的科研團隊,1000名以上研究人員,10000名以上校友。

  “從新能源産業人才聚集度來説,達到了全世界最高密度。”唐有根稱。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鎳氫動力電池科力遠集團董事長鐘發平、動力電池回收龍頭格林美創始人許開華……新能源賽道上,國內名企幾乎遍佈中南學子,中南大學因此被稱為中國新能源産業的“黃埔軍校”。

  不止中南大學,湖南還擁有湖南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湘潭大學等高校和20多家研發機構、創新&&,匯聚10余位新材料領域兩院院士、上百名專家及學科帶頭人。

  雄厚的人才優勢,讓湖南先進儲能材料研發躍居領先水平。例如,“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鋰離子電池及關鍵材料製造技術”“鎳氫動力電池貯氫合金生産關鍵技術”等頂尖成果引領行業發展。

  2.“燕子壘窩”

  一步步引進“鏈主”形成産業鏈閉環

  從中南大學走出的新能源産業人才,將各項前沿科技理論轉化為現實生産力,湖南鋰電池及先進儲能材料産業邁向集群化發展。

  2003年,中南大學教授李新海在寧鄉創辦海納新材,成為當地最早一批儲能材料企業。幾年後,他又“帶”來另一家小企業——湖南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

  “邦普循環做電池回收起家,最初全部家當只有3個‘3’,即30個人、30畝地、3000萬元産值。”作為當時負責招商的工作人員,寧鄉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劉穎對此印象深刻。

  2007年,國內鋰電池産業起步,寧鄉察覺到這一新機遇,錨定儲能産業領域,拉開招引序幕。在李新海的推薦下,劉穎赴廣東佛山實地考察邦普循環。

  “他們開口要200畝地,附加條件較為苛刻。這種情況,通常會被拒絕。”劉穎説,着眼長遠發展,電池回收不可或缺。為了“補鏈”,園區最終下決心,引進當時年産值僅3000萬元的小企業。

  正是這樣一家小企業,在全球廢舊電池回收領域率先破解廢料還原的行業性難題,使電池産品核心金屬材料總回收率達99.6%以上,為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解除了後顧之憂,成長為國內最大的廢舊鋰電池資源化回收處理基地。

  前瞻性布局儲能材料,集聚完善産業鏈,寧鄉率先開展産業鏈招商、以商招商、二次招商,精準建鏈、延鏈、補鏈、強鏈。

  “鋰電池包括四大主材,産業鏈缺什麼,我們就引進什麼。”劉穎説,就像“燕子壘窩”一般,一步步吸引“鏈主”企業入駐,促進“鏈”上企業緊密合作。

  “寧鄉資源優勢並不明顯,園區通過優化服務,採取‘策劃式’招商,強化‘股東式’服務,引得‘群鳳’來棲。”對每一次招商經歷,劉穎都如數家珍。

  正極材料行業排名前10的巴斯夫杉杉來了;擁有80余項負極材料專利和自有技術的中科星城石墨來了;隔膜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中材鋰膜來了;為比亞迪生産“刀片電池”的弗迪電池也來了……

  從正極前驅體到正極材料、負極、隔膜、電解液,再到電芯及電池回收,一大批先進儲能龍頭企業落戶寧鄉,形成完整的閉環産業鏈條。

  2023年,湖南先進儲能材料及動力電池産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1100億元,居中部地區第一,其中寧鄉“一枝獨秀”佔600億元。目前,湖南擁有弗迪電池、長遠鋰科、邦普循環、中偉新能源、裕能新能源等5家百億企業,正極材料産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面對日趨激烈的競爭,湖南&&了鋰電池及先進儲能材料産業三年行動計劃,並編制完成長株潭郴新型能源材料産業集群發展規劃和培育提升三年行動方案。

  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將按照“一核一極三輔”的空間布局,重點做強長株潭核心引領區,做大郴州新興增長極,建設常德、岳陽、永州三個産業配套區,推動産業集聚發展,力爭2026年規模突破1500億元。

  3.“卷”中突圍

  搶佔技術制高點向産業鏈高端掘金

  今年起,新能源車“卷”聲一片。競爭者眾、打價格戰,壓力向上游電池廠商傳導,鋰電行業“內卷”加劇。

  如何從“卷”中突圍?中偉新能源給出的答案是:向“新”求變。

  在中偉新能源展示大廳,一塊電子屏幕展示多款三元前驅體産品,分別被命名為7係、8係、9係高鎳産品。

  “什麼是9係?是否意味着技術最前沿?”記者問。

  “9係,即鎳佔比超過90%。”訚碩告訴記者,在三元前驅體材料中,鎳的含量越高,能量密度就越大,電池續航里程越長。9係高鎳産品,讓電動車續航里程提升20%以上,電池壽命提升約30%。

  目前,動力電池主要分為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兩種。所謂“三元”,指的是使用鎳、鈷、錳(鋁)三種金屬元素。

  “三元前驅體的發展路徑是從‘111’開始的,最初鎳、鈷、錳的比例是1:1:1。”訚碩説,隨着技術革新,三元前驅體行業都在往“高鎳化”方向發展,而中偉新能源是全球率先大規模量産9係高鎳産品的企業。

  通過搶佔技術制高點,以新質生産力打造發展新優勢,中偉新能源不僅為新能源汽車進化出了“更強基因”,更進一步提高了企業抗風險能力,穩坐行業龍頭位置。

  2023年,中偉新能源三元前驅體市場佔有率為27%,連續多年位於全球第一。核心産品鎳係、鈷係出貨量從2020年起連續四年居全球第一。

  “當前‘內卷’加劇的大勢下,自主創新能力越強,掌握核心技術,精耕細分賽道,更容易穿越周期。”行業專家分析。

  在湖南湘江新區,成立不到2年的湖南鈉科新材料有限公司,以竹子為原料,完成鈉離子電池生物質基硬碳負極材料的産業化開發中試環節,即將實現量産。

  “我國鋰資源有限,一旦資源用盡就會被‘卡脖子’。而鈉資源供應豐富,鈉離子電池在低溫性能、倍率性能以及性價比方面都更有優勢。”鈉科新材料董事長吳巨石介紹,公司依託唐有根教授團隊技術支撐,圍繞鈉離子電池材料和全電池的技術開發,佈下“先手棋”,引領産業發展。

  “單一的鋰電池難以應對市場風險。”唐有根認為,發展下一代電池技術,是湖南先進儲能材料産業實現賽道突圍的必由之路。

  今年以來,湖南圍繞鈉離子電池及關鍵材料、固態電池、氫燃料電池等方面,滾動實施一批重大、重點科技創新項目。如規劃産能達30GWh的郴州久森安高固態電池項目啟動中試線,全國最大功率氫燃料電池電堆項目北京氫璞創能落戶寧鄉……

  根據三年行動計劃,湖南提前布局固態電池和氫能兩大未來産業,將加快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推進先進儲能材料産業再創新,搶佔産業發展新高地。

  【産業名片】

  中國新能源産業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鋰電池市場份額穩居世界第一。在全國新能源産業版圖中,湖南新能源産業十分亮眼。湖南的鋰電池及先進儲能材料形成涵蓋“礦物材料—儲能材料—電芯電池—終端應用—電池回收利用”全鏈條的産業體系,是國內産業鏈條最完備的集聚區之一。

  【鏈主企業談】

  依靠持續創新,穿越行業周期

  中偉新能源總經理 董本鋼

  依託中南大學在材料領域的科研優勢,寧鄉打造儲能材料完整産業鏈,在全國儲能材料領域形成先發優勢,為中偉新能源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偉新能源自落戶寧鄉以來,一直堅持以研發技術為第一驅動力,自主研發的三元前驅體和四氧化三鈷産品,研發實力在正極材料前驅體領域具備領先地位。

  當前,國內新能源産業競爭激烈,“內卷”加劇。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如何從“內卷”中突圍?我們認為,唯有持續創新,不斷探索新材料、新技術“無人區”,以創新鏈提升價值鏈,才是制勝之道。

  向“新”而行,中偉新能源將不斷完善“多元材料+多元技術”的創新體系,依靠科技創新穿越行業周期,打造創新型標杆企業,更好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為湖南新能源儲能材料千億級産業集群再添新動能。

【糾錯】 【責任編輯:左梔子】